邛竹杖
以邛竹制作之杖。邛竹,竹之一种,产于邛崃山(今四川荥经西南),故名。据《史记·大宛列传》,张骞西使抵大夏(今阿富汗北部一带),见邛竹杖、蜀布,系大夏商贾贩自身毒(今属印度半岛),因而推测经蜀地可达大夏。武帝以此复事通西南夷。
以邛竹制作之杖。邛竹,竹之一种,产于邛崃山(今四川荥经西南),故名。据《史记·大宛列传》,张骞西使抵大夏(今阿富汗北部一带),见邛竹杖、蜀布,系大夏商贾贩自身毒(今属印度半岛),因而推测经蜀地可达大夏。武帝以此复事通西南夷。
管形火器。用于明代。炮置于车上,嵌入榆槐木中凿出的二尺五寸槽,加铁箍五道以固。车下为二轮,用骡马驭之。车系铁锚,发射时将铁锚固定地上,以防后坐。攻戎炮
官名。晋怀帝永嘉中江州置,掌讲授儒家经典。十六国前梁、南朝宋豫章王、梁湘东王俱设。宋位比州治中从事。
?—1896清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人,字见农。行伍出身。初从湘军参与镇压太平军,晋参将。同治间随淮军刘铭传镇压捻军,迁总兵。光绪四年(1878)升提督,后调驻天津军粮城,十五年补授正定镇总兵。中日甲
清圣祖年号(1662—1722)。凡六十一年。
清雍正五年(1727)改五开卫置。治今贵州黎平县(德凤镇)。为黎平府治。1912年废,地由府直辖。1913年废府改置黎平县。
书名。二十卷,不著辑者。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海书局石印。内容与毛佩之辑《变法自强奏议汇编》几近相同,仅在后三卷内删去前书所录之二十五种奏折及书札。
1814—1854清广西博白(一作玉林)人。金田起义时为右军长。咸丰元年(1851)在茶地升监军,迁指挥。三年克南京,升检点,守大东门。旋奉命与黄益芸率部北伐,接应林风祥北伐军。后升秋官正丞相,转战皖
官署名。辽北面坊官,为八坊之一,掌造兵器。置坊使、副使,以主其事。领详稳司,司置详稳、都监等职。
一作薄姑。殷、周间诸侯国。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书·蔡仲之命》:“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汉书·地理志》:殷末有薄姑氏为诸侯,“至周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是为太公”
唐初,官吏常将义仓备荒用粮变换输送京师,因称变造。《唐会要·仓及常平仓》:开元四年(716)“诏州县义仓,本备饥年赈给,近年以来,每三年一度,以百姓义仓糙米,远送京纳,仍勒百姓私出脚钱,自今以后,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