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郑亦邹

郑亦邹

清初福建漳州海澄人,字居中。顺治举人。淡于仕进,乞假归,结庐白云山麓,为南屏文社,交结学者,从事著述。著有《明季遂志录》、《明季辨误》、《江闽事略》、《明余行国录》、《明遗民录》等。

猜你喜欢

  • 酒使司

    官署名。金代置,掌酿酒及税收。设于京都及真定以外、课二万贯以上之地。课及十万贯以上设使、副使、小都监各一员,司吏三人;五万贯以上者设使、副使各一员,司吏三人;二万贯以上设使及都监各一员,司吏二人。设于

  • 刘恢

    ?—前181汉高祖庶子。高帝十一年(前196)立为梁王。高后七年(前181),徙王赵。吕后以吕产女为王后,内擅权。有爱姬,王后鸩杀之,因悲而自杀。

  • 寿良县

    西汉置。治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属东郡。《水经·汶水注》以为“春秋之良县也,县有寿聚”,故汉曰寿良。东汉初,因光武帝叔父名良,改称寿张县。

  • 权翼

    十六国时略阳(治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初为姚襄参军,升平元年(357),襄败死后归苻坚。与薛讚说坚杀秦主苻生夺位,遂为坚谋主。坚即位,任给事黄门郎,与丞相王猛并掌机密。后历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隶校

  • 小京官

    清代在京衙门中从六品以下官员之统称。包括从六品之钦天监五官正,正七品之通政司知事,从七品之中书科中书,正八品之部院寺司务,从八品之翰林院典簿,从九品之国子监典籍及未入流之翰林院孔目等官。

  • 古公亶父

    又称古公、公亶父、太王。周先王。周文王之祖父。早年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后为避狄人侵扰,南迁周原(今陕西岐山、扶风间),发展农耕,建设宫室都邑,人民皆乐从迁居。周武王伐纣灭商后追称太王。

  • 撒答剌欺提举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以扎马剌丁率人匠成造撒答剌欺(毛织品),与丝绸同局造作,遂改组练人匠提举司而置。秩正五品,隶工部。置提举、副提举各一员领之。

  • 守庙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守庙司长官,正五命,掌宗庙守卫和日常清扫。下设小守庙下大夫、小守庙上士、小守庙下士等佐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杨奂

    1186—1255金乾州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字焕然,号紫阳先生。金末应试不中。金亡,投冠氏赵天锡门下。元太宗九年(1237),应试东平,赋论第一,耶律楚材荐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任官十年,

  • 李起元

    明顺德南和(今属河北)人。万历进士。授知县,迁户部主事。以节省临清仓银功,天启四年(1624)官至户部尚书,党争时持中立。六年致仕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