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都官郎中

都官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都官郎互称,为尚书省都官曹长官。唐武德三年(620)定制为刑部都官司长官,从五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司仆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不预司务。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六品。元祐元年(1086)兼领司门,绍圣元年(1094)诏都官、司门二司互置郎官一员。南宋隆兴元年(1163)兼领比部、司门事。明初亦置,员一人,正五品,洪武二十三年(1390)罢。

猜你喜欢

  • ①京都、国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孔疏:“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释名·释州国》:“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史记·周本纪》:“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

  • 世界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在法国巴黎创刊。画报。季刊。道林纸印刷,取材精萃,印制精美。李石曾等主办,姚蕙主编。仅出两期停刊。

  • 中国国民总会

    ①清末民初革命团体。由宋教仁、陈其美、沈缦云等发起,清宣统三年五月十五日(1911.6.11)成立,总会设于上海,南京、江西、江都等地设立支会。沈缦云任会长,马相伯任副会长,叶惠钧任坐办,陈其美、章梓

  •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官署名。简称山东宣慰司。蒙古中统三年(1262)设济南、滨、棣、益都等路宣慰司,治济南路(治今山东济南市)。至元二年(1265)罢。二十二年复置济南道宣慰司,即山东东西道宣慰司,二十四年移治益都路(治

  • 秣陵图考

    见“秣陵集”。

  • 郡将

    郡守别称。汉代因郡守(太守)兼领武事,故名。魏晋南朝沿称。宋朝以朝臣出知列郡,其结衔称知某州军事,郡邑武官,皆其所属,故亦有此称。

  • 辽小史

    书名。明杨循吉撰。一卷。记契丹自耶律阿保机兴起,至金人灭辽的史实。末记耶律大石西迁,建立西辽政权,甚简略。是书着意于政权更替,帝位争夺,至于辽与宋、金、西夏之间关系,则语焉不详。

  • 顺德县

    明景泰三年(1452)分南海、新会二县置。治今广东顺德市。明清属广州府。有甘竹商埠,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英缅甸条约》开。

  • 中书分省

    官署名。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置于有关行省,处理军政事务。先后于济宁、彰德(今河南安阳)、陵州(今山东德州)、冀宁(今山西太原)、保定、大同、真定(今河北正定)等地设置。明朱元璋建国前,亦曾置于

  • 水部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水部郎互称,为水部曹长官。唐代定置为尚书省工部所属水部司长官,员一人,从五品上。高宗、玄宗时随本司先后改称司川大夫、司水郎中,旋皆复旧。渤海国置,为水部长官。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