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滦海子
一作阔伦么连。湖名。今名呼伦湖。克鲁伦河、乌尔逊河等注入。蒙古诸部统一前,塔塔儿部世居此湖周围一带,1202年并于蒙古部。
一作阔伦么连。湖名。今名呼伦湖。克鲁伦河、乌尔逊河等注入。蒙古诸部统一前,塔塔儿部世居此湖周围一带,1202年并于蒙古部。
官制用语。弹劾制之一。凡台、谏官向朝廷上奏疏检举官员过失,称“按劾”。
1874—1961福建厦门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去新加坡随父习商,长期经营米业、罐头、房产业。三十二年转向经营橡胶,遂成巨富。宣统二年(1910)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被新加坡闽侨推举为
?—前660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663—前660年在位。名失传。秦德公之次子,秦宣公之弟。宣公有子九人,无一人立为君。即位后梁伯、芮伯来朝。
书名。亦名《明鉴举要》。清初万言等撰。四十九卷。记事起自太祖,迄于庄烈帝。前十七卷为万言所撰,宣宗以后则由其从弟万经续成。未刻,有抄本流传。
清制,领种内务府及八旗所属地亩,负责纳粮的人称庄头,亦称大粮庄头。其中领种地亩十八顷者称整分庄头,领种地亩九顷者为半分庄头。
见“小百夷”。
1611—1671明末清初桐城(今属安徽)人,字密之,号曼公。中年以后为僧,更名大智,号无可。又称弘智、五老、药地、浮山、墨历、木立、愚者大师、极凡老人等。崇祯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早年参加复社,与陈贞
亦作赵刻。战国时赵国人。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魏借道于赵攻中山,赵烈侯不许。他认为魏如攻中山不克,则魏必疲惫,魏若拔之,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是用兵者魏,而得地者赵也”。因劝烈侯许之。见《战国策
长。1882年晋中将。1888年任德国总参谋长。1900年升陆军元帅。同年8月任八国联军统帅。11月抵北京,指挥侵略军作战。次年6月回国。著有《瓦德西回忆录》,中文节译为《瓦德西拳乱笔记》。
即“耗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