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难军
唐方镇名。乾元二年(759)置邠宁节度使。治邠州(今陕西彬县)。辖境屡变,久领邠、宁、庆三州,约当今甘肃环县、陕西长武以东,陕西吴旗、甘肃华池和正宁以西及陕西永寿以北地区。大历三年(768)废,十四年复置。光启元年(885)号静难军。后为朱玫、王行瑜等割据。乾宁后为李茂贞所并。五代仍号静难。
唐方镇名。乾元二年(759)置邠宁节度使。治邠州(今陕西彬县)。辖境屡变,久领邠、宁、庆三州,约当今甘肃环县、陕西长武以东,陕西吴旗、甘肃华池和正宁以西及陕西永寿以北地区。大历三年(768)废,十四年复置。光启元年(885)号静难军。后为朱玫、王行瑜等割据。乾宁后为李茂贞所并。五代仍号静难。
亦作段福。宋时后理国主段兴智叔父。白蛮(白族)。宋宝祐三年(1255)与兴智同入觐蒙古宪宗,后又奉命率爨僰军导蒙古大将兀良合台平定云南未附部落。开庆元年(1259)初,率军万名,随兀良合台参加宪宗制定
官名。西汉置,掌皇宫黄门以内诸伺应杂务,持兵器宿卫宫殿,为宦官中地位较低者。名义上隶属于少府,无员额。东汉沿置,位小黄门下。初秩比百石,后增为比三百石。魏、西晋沿置,皆七品。东晋省。十六国汉(前赵)、
约1564—1630明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万历六年(1578)选入宫。封贵妃,生皇三子,进皇贵妃。恃帝宠,欲立己子为太子,引起*争国本、*梃击诸案。神宗死后失势。病卒,谥恭恪。
1027—1097北宋京兆蓝田(今属陕西)人,字微仲。皇祐进士。历任知县、知州。哲宗立,召为翰林学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范纯仁、刘挚执政,废新法。修《神宗实录》。哲宗亲政后,屡遭贬,死于虔州(今
书名。明末喻昌撰。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记录喻氏医论及医案六十四则,其中医案有六十二则,记载所治患者七十余人次,主要病证多为伤寒证和内科疑难重症。强调先议病,后用药;在治案中对病因、病情记述
官名。辽代置。北面官,北枢密院中丞司官员,又称总领中丞司事。在“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下。
即“五路士台吉”。
算学术语。相反意义量的表示。始见于《九章算术·方程》。其第三问之方程组在应用直除法消元过程中,出现“以多减少”而不够减的情形,遂引入正负数概念。刘徽注云:“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并以“正算
737—约791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时,为玄宗侍卫。代宗时,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摄高陵宰,为鄠县、栎阳令。建中时,任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贞元中,任江州刺史、苏州刺史,卒于苏州,故世称韦江州
书名。金刘祁撰。十四卷。一至六卷为金末人物小传,凡一百二十余人;七卷至十卷杂记遗事;十一卷记金哀宗亡国始末;十二卷记崔立谋乱时自己被劫持撰碑经过,并述金代盛衰原因;十三卷杂说;十四卷诗文。后人移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