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安抚司
明土司名。洪武六年(1373)置。治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属忠建宣抚司。清初为高罗土司,隶施州卫。雍正十三年(1735)废。
明土司名。洪武六年(1373)置。治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属忠建宣抚司。清初为高罗土司,隶施州卫。雍正十三年(1735)废。
书名。初名《物性门类》。北宋陆佃撰。二十卷。宣和七年(1125)始刊于世。其后再刻于赣州。两版传世绝少。明末,林榆访于耆民黄维而重刊于崇祯十三年(1640)。今有《五雅》、《四库全书》等版本传世。全书
晋羯族部落首领。刘渊建立政权,与张背督等往投之,得重用。
本战国赵南行唐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为常山郡都尉治。东汉至西晋属常山国或常山郡。后改为行唐县。
①清代广州十三行之一。乾隆年间南海商人伍国莹创办,由其子亚浩主持,子孙世代相传。嘉庆七年(1802)在十三行中居第三,后由当局指定为总商。所出口的茶叶,驰名世界各地。相传资产总值最多时在二千六百万银元
即“蜀本草”。
黑龙江省旧黑龙江城(今黑河市南七十里瑷珲县旧治)隔黑龙江东岸六十四个村屯的总称。清咸丰八年(1858),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惟原住在这六十四个村屯内的满
即“耗羡”。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为天子护卫官。
汉代出现的一种耕作方法。也称区田法。即在田中开沟或挖穴,称为区,于区中点播密植农作物,并辅以播前溲种,中耕除草、保墒和灌溉。其特点是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精耕细作,涝旱保收,求得单位面积的丰
书名。南宋吴曾撰。今本十八卷。内容分事始、辨误、事实、地理、议论、乐府等十三类,多为考证之作,保存了若干有关唐宋两代文学史的资料。但作者依附秦桧,书中颇有颠倒是非、美化秦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