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齐圜钱

齐圜钱

战国晚期齐国青铜铸币。皆方孔有郭,背平素。 有“(賹)”、“賹四”、“賹六”三种面额,其大小、重量有规则地依次递增,径分别为2.2、2.9、3.5厘米左右,重量分别为1.4、5.8、8.8克左右。 “”旧读为“化”(货)。“賹”(益),旧说是铸造地,即今山东寿光西南的益城;一说“”从“廿朋”,本为贵金属重量单位,等于贝二十朋,此为铸币名称。齐圜钱多次出土于山东齐国旧地,其中以济南五里牌坊与日照竹园村等地所出数量较多。

齐圜钱

猜你喜欢

  • 巴牙喇营

    禁卫军名。后金置,系满语音译。为守护宫殿门户的禁卫军,皇帝出行则扈从宿卫。初以巴牙喇纛额真为长官,天聪八年(1634),改称巴牙喇纛章京。清初沿置,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护军营。

  • 星纪

    *十二次名称之一。配十二辰为丑。包括斗、牛二宿。《尔雅·释天》:“星纪,斗牵牛也。”郭璞注:“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即古人以星纪历,把日月五星会于斗、牵牛之分时作为历法开端,因名

  • 高邮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以高邮军置。治高邮县(今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宝应、金湖、兴化等市、县地。二十一年又改为高邮府。

  • 花土僚

    见“土僚”。

  • 避房法

    宋代科举考试考校试卷的一项规定。举人三场试卷,分发贡院内各房,由点检试卷官考校,决定去取高下。遇举人与本房考官有亲嫌时,转送他房考校,称“避房法”。铨试、公试、上舍试均采用此法。

  • 异途

    清代官吏由议叙、捐纳、杂流、官学生、俊秀等出身者为异途。异途经保举,亦同正途出身(旗人免保举),但不得考选科道。异途出身汉人非经保举、汉军非经考试,不得授京官及正印官。

  • 曾翚

    ?—1491明江西泰和人,字时升。宣德进士。任刑部员外郎。正统十三年(1448)擢广西右参政。天顺初改河南道御史、山东右布政使。成化中官至刑部左侍郎,巡抚浙江,罢不称职官吏百余人,吏风肃然。还朝,乞病

  • 西域总志

    见“西域闻见录”。

  • 秘书内省

    官署名。隋始置,为秘书内外三阁之一,兼具庋藏、校理和著述职能。唐贞观三年(629)于中书省置,以修五代史,十年史成即罢。

  • 中药藏局

    官署名。南朝梁置,东宫诸局之一,掌东宫药品配制、存贮,设丞为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