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关
即“龙尾城”。
即“龙尾城”。
即“中外算学报”。
巷名。六朝时建康(晋改名为建业,后又改为建邺,今江苏南京)城内有乌衣巷,因三国吴时为乌衣营处所,故名。东晋时,琅邪王导、陈郡谢安、丹阳纪瞻等世家大族皆立宅于此,馆宇崇丽。时人把名流士人间交往称为乌衣游
书名。直译意为“带给人们幸福的知识”。哈喇汗朝时代的著名大型叙事诗。玉素甫·哈斯·哈杰甫撰。写成于伊斯兰历462年(1069—1070),题献什噶尔统治者桃花石·哈喇·布格拉汗。通篇用
书名。清秦缃业撰。九卷。缃业,字应华,官至候补道。书中除文学之作外,尚有不少关涉洋务时政之文字,主要有海防议、保甲议、论策应越南事宜及上李傅相书诸篇。有光绪十五年(1889)刊本。
岳(嶽);1791—1841清江苏宝山人,后迁居嘉定(今均属上海)。字生(申)甫,一字饮兰。幼孤贫,自力于学。以其祖难荫袭云骑尉,不就,改文学生。曾从姚鼐习古文辞。其治学涉及经史、音韵、训诂、名物、舆
即“九侯”。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置,为水部司次官,掌本司籍帐,侍郎缺则代理司务。大业三年(607)省。唐武德三年(620)复置,仍为次官,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随本司先后改称司川员外郎、司水员外郎,旋皆复旧
又称清规、僧禁。佛教组织制度。即僧团或政府所制定关于僧人生活规范及寺院管理制度的条例。南朝齐文宣王萧子良著制《僧制》一卷。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曾诏立《僧制》四十七条。
东汉初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君游。为郡族姓。建武初,召为郎中,三迁为谒者。助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拜蜀郡太守。时汉以粮草不足欲退师,乃力谏止之。既平述,入据成都,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报。征拜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初一日(1905.2.4)创刊于保定。半月刊。吴樾主编。以“开通民智,提倡学术”为宗旨。鼓吹学习科学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兴学尚武。呼号爱国救亡,“文明排外”,“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