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乍德雷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起誓”。旧时仪式名称。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谕地方。凡因偷窃、两性关系引起争端,无确切证据作出判决时,在氏族首领的主持下,当事人双方各备一块木板,木板两端画上太阳、月亮,中间挖一穿线孔,线的一头绑在一根长竹竿上。届时,当事人双方各自向太阳、月亮起誓,誓词大意为请太阳、月亮作证,谁说谎就惩罚谁。誓毕,各自把挂有木板的竹竿指向对方住宅方位竖起。此后,主持人根据谁家里人先生病、受伤及牲口遭损失等现象定为负方,按惯例交付一定的财物给对方,以示了结。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起誓”。旧时仪式名称。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谕地方。凡因偷窃、两性关系引起争端,无确切证据作出判决时,在氏族首领的主持下,当事人双方各备一块木板,木板两端画上太阳、月亮,中间挖一穿线孔,线的一头绑在一根长竹竿上。届时,当事人双方各自向太阳、月亮起誓,誓词大意为请太阳、月亮作证,谁说谎就惩罚谁。誓毕,各自把挂有木板的竹竿指向对方住宅方位竖起。此后,主持人根据谁家里人先生病、受伤及牲口遭损失等现象定为负方,按惯例交付一定的财物给对方,以示了结。
寺庙名。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附近。康熙年间(1662—1722)为全旗的最大喇嘛庙。乾隆时(1736—1795),喇嘛人数达450人。由3个寺庙组成。西侧生乐寺,有3个大院,供奉4米高的铜制弥勒佛
清代西藏贵族。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之父。原系西康邓柯地方春科土司。嘉庆十年(1805),其子被确认为达赖喇嘛后,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赏头等品带,后随达赖喇嘛入藏,噶厦政府照例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
见“台郎卫”(649页)。
清代西藏贵族。藏族。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兄。公爵罗布桑年扎之子。道光二年(1822)到拉萨。四年(1824)。袭父爵及庄园。同年,又获乾隆五十七年(1792)没收的布塘家族宇妥庄园。
见“耶律王祥”(1307页)。
见“俺答汗”(1884页)。
唐代水名。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之牡丹江。源出今吉林省牡丹岭,东北流经镜泊湖(时称忽汗海),至黑龙江省依兰县入松花江。全长725公里。其流域为东北古代少数民族肃慎、挹娄、勿吉、靺鞨聚居区。唐代,粟末
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五世达赖喇嘛却本堪布。康熙八年(1669),任第巴。曾与蒙古达赖汗欲遣兵击不丹,经扎什伦布寺僧人与其谈判,始罢。次年,主持修缮小昭寺经堂、围墙和金顶。执政期间,制定了官员、贵族
渤海王国置。号西京。为渤海15府之一。因滨临鸭绿江故名。领神、桓、丰、正4州。治神州,故址即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原临江县治所在);一说在原临江县治西南葫芦套村江对岸的长城里。辖境属高丽故地,约有今辽
西辽末帝耶律直鲁古年号。1178—1211年,凡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