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暗

三暗

见“三岩”(46页)。

猜你喜欢

  • 西魏文皇后

    510—540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河南洛阳人。鲜卑乙弗氏。先世为青海吐谷浑乙弗部渠帅。魏定州刺史,西平王乙瓌(乙弗莫瓌)玄孙女,兖州刺史乙弗瑷女,为孝文帝第四女淮阳长公主所生。美容仪,少言谈,年16,

  • 李仁裕

    ?—944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五代后梁时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从兄。初任宥州刺史,多战功,羌人甚服其威猛。后唐同光二年(924)四月,受李仁福命奉表入贺后唐。后晋天福八年(943),绥州刺史李

  • 鲜卑

    古族名。东胡族一支。与※乌桓均为东胡部落联盟中之大部。秦末汉初,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败,联盟瓦解,余众分聚于两部。该部退保鲜卑山(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一说是时始因

  • 施蛮

    古族名。属乌蛮系统。始见于《云南志》(即《蛮书》)。在云南铁桥城(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塔城)西北之大施赕、小施赕、剑寻赕(均在今云南维西县境)等地。以畜牧业为主,兼事农业、手工业。男以缯布为缦

  • 走敖特尔

    蒙古族放牧的方式之一。是蒙汉合璧词,意为“移场放牧”,俗称“走场”。蒙古牧民由常年固定的牧场转移到其他牧场放牧,称“走敖特尔”。而固定牧场之间的移动不称走敖特尔。多在春、夏、秋三季进行,走场的主要原因

  • 旺布多尔济

    ?—175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额璘沁子。乾隆十四年(1749),以追执乌梁海逃入巴党等,授二等台吉。二十年(1755),父卒,袭辅国公。随西路军征

  • 岫岩县

    地名。位于今辽宁省丹东市西部。民国二年(1913)改州置县。辖域东西150里,南北180里。东至哨子河,西接峦古岭,南邻大岭,北至花红峪。周初属幽州。春秋属燕国。秦汉属辽东郡。后汉属元菟,汉末属平州。

  • 平定罗刹方略

    书名。清初康熙帝敕撰。全书4卷。记事始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迄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主要叙述清朝政府对黑龙江流域的经略及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书原无刻本行世,而抄本多所改易。后经何

  • 洪钧

    1839—1893清朝大臣、史学家。江苏吴县人,字陶士、号文卿。同治(1862—1874)年间中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出督湖北学政,历典陕西、山东乡试,继迁侍读,视学江西。光绪七年(1881)任内阁

  • 斡勒

    契丹语音译。“厚重”之意。宋人余靖在庆历三年至五年(1043—1045)先后出使契丹,益晓契丹语,曾在辽兴宗设的筵席上作汉语与契丹语交杂的《北语诗》,受到兴宗赞赏。诗中有“两朝厥荷情斡勒”句,自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