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都大官

三都大官

北魏前期专理鲜卑族人刑政之最高主官。简称为“三都”,为外都坐大官、内都坐大官、中都坐大官的总称。每一种约有2人。“都坐”,即意为“朝堂”,“都坐大官”犹如“朝堂上的大官”或“坐朝堂的大官”,带有汉晋尚书八座的痕迹。习惯上“外都坐大官”又称“外都大官”或“外都”,其他两都大官同。始设于道武帝拓跋珪登国、皇始年间(386—398)。为“四部大人”在北魏立国后的延续。其地位尊贵,不少由拓跋皇室子孙担任,大都带有王、公、侯等封爵,并兼任军政要职。采取审判合议制,几位大官共坐王庭,决辞讼,保留早期社会长老制遗风。其审判案件主要在京畿之内,治理对象主要是六部之众。三都属官有令、下大夫、奏事中散等。后三都权势渐大,除折狱判决外,还负责品评官吏等,品察权乃至普及全国行政机构。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随着司法改革,此制渐消失。

猜你喜欢

  • 乌惹

    见“兀惹”(107页)。

  • 忽里勒台

    蒙古语音译,又作“忽里台”、“忽邻勒塔”、“忽鲁勒台”、“忽邻勒台”等。《元朝秘史》释为“聚会”。原为氏族部落内部的族众会议。随着阶级分化,那颜贵族阶级的形成,逐渐演变成氏族部落首领、显贵上层参加的议

  • 阿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十月,女真首领也加哈等来朝,于其地置卫,以也加哈为指挥佥事、歹羊哈等为千百户、镇抚。在今内蒙古阿荣旗阿伦河流域。

  • 阿玛阿搓

    云南红河一带哈尼族崇拜的龙树神。每个家族和村寨都有龙树。每年夏历二三月间,各家族、各村寨举行隆重的祭龙树活动,由家族长、村寨头人主持,届时杀牲祭祀,村民饮酒歌舞,狂欢二三日。妇女不能参加。但在元阳县下

  • 剌鲁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罗罗卫。永乐六年(1408)三月,与兀鲁罕河等8卫同时设立,卫治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蜚克图镇以东。

  • 盖茨古驿舍遗址

    位于今新疆阿克陶县盖茨河畔。遗址为一连三间的石头房子,已倾圯,从规模看可容数十人住宿。推断是古代丝绸之路葱岭道上的驿站遗址。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文物。

  • 乌什吐鲁番

    即“倭赤”(1888页)。

  • 胡夫耶

    见“虎夫耶”(1384页)。

  • 乐池

    战国时期中山国相邦(相国)。周慎靓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相秦国。约在中山王时(前328—前308年在位)转至中山国任相邦,曾“以车百乘使赵”。余事史缺载。

  • 黠戛斯

    古族名。柯尔克孜族先民。汉称坚昆,魏晋南北朝称“纥骨”,唐称“黠戛斯”,曾受突厥统治。唐初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为薛延陀汗国属部之一。贞观十七年(643),遣使至唐,贡貂裘及貂皮。薛延陀汗国为唐所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