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上坛经

上坛经

羌族原始宗教三大经典之一。系有关神事的经典,内容分《序经》和《正经》两部分。一、《序经》。是巫师做上坛法事,正式请神敬神或还愿之先演唱的经典,主要有《出学》(意“解秽”)、《笛雪儿匹》(意“还愿”)、《木姐珠》(意“天女,述羌人祖先)、《国》(说好坏二种神)、《默勒格》(请好神白神来,要坏神黑神去)、《不灰》(意“制旗”,即巫师裁纸、制旗、插旗)、《色国作》(向神通白)、《尕》(包括羌戈大战、白痴等三段)、《勒》(述家中出怪事原因)等九部。二、《正经》。巫师做正规法事时所唱,主要有《遮》、《兑也》、《尔》、《苦涅巴》、《巴》、《厄》、《瑞耶》、《色土》、《拙》、《波》、《俄》、《索》。

猜你喜欢

  • 茶马金牌

    见“金牌信符”(1478页)。

  • 难留山

    见“武落钟离山”(1289页)。

  • 李邵固

    见“邵固”(1261页)。

  • 永宁宣抚司

    元明四川彝族土官署名。元至正中(1341—1368)改永宁路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土官宣抚使归明,改为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移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七年复升宣抚司,秩正三品。

  • 南必

    元世祖皇后。弘吉剌氏。纳陈孙仙童之女。至元二十年(1283),册为皇后,继察必皇后守大斡耳朵(帐殿)。时世祖年高,相臣常不得见,凡奏疏辄由后转呈,故颇预朝政。生子铁蔑赤。文宗至顺二年(1331),诏累

  • 大宝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兴年号。1149—1155,凡7年。

  • 南越

    古族名、古国名。亦作南粤。越人一支。秦汉时主要聚居在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族人由来说法不一:有夏禹后裔说;越国人南迁说和土著说(多数学者赞成后者)。很早就种植水稻和饲养

  • 雍正帝

    即胤禛(1706页)。

  • 贡萨

    亦称“古姆萨”。景颇语音译,意为“旧制度”,即山官制度。旧时云南景颇族地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以山官为首管辖一个或数个村寨。辖区之间不分统属,辖区内由山官各自为政,没有专门立法和执法机构,利用传统的习惯

  • 匹兰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匹兰领部而得名。居于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东晋太元十年(385),部众五千降于西秦乞伏国仁。次年,擒前秦苻丕益州刺史王广于秦州,执送后秦。参见“陇西鲜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