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部裕固语

东部裕固语

我国部分裕固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部地区,使用人数约有4千。内部比较一致。东部裕固语与在地区上邻近的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的共同性多一些,尤其在语音方面。例如重音和复辅音的位置、第一音节元音的失落、词末元音和词首辅音h的保留等。东部裕固语同时又兼有与现代蒙古语相同或相近的一些特点,例如与蒙古语的一些方言土语一样,有圆唇前元音y和φ,元音和谐包括词干与附加成分之间的和谐,比起上述3个语言与蒙古语相同的词汇更多一些,有以—qta为标志的被动态,以—taq为标志的形动词,—为标志的副动词。因此,东部裕固语在土、东、保3种语言与蒙古语之间,处于适中地位。东部裕固语元音除央元音ə外都有长短的对立。复元音较多,其中后响复元音ia和io也出现于固有词中,例如thiaq“拐棍”、sio“虎牙”。有边擦音,还有一个其它蒙古语族语言没有的语音“n”,它是n的清化音。由于元音和谐的存在,某些附加成分具有e、φ、a、o (包括它们的长元音)对立的4种语音形式,但其中含e的形式往往被含φ的形式所代替。名词的领宾格附加成分形式不是单一的,有—ə、—in—n3种,它们与蒙古书面语领格和宾格两个格的附加成分有对应关系,但在东部裕固语里表示同一领宾格范畴,分别出现于结尾音不同的词干后。动词形式中较多地保留着古老的成分,如有允许式—kani,希望式—sa (—se/—so),现在将来时—namna (—nemne/—nomno)等。陈述句有主观陈述和客观陈述两种对立语气形式。东部裕固语吸收了不少外来语词,其中有汉语借词、突厥语借词、藏语借词等,但借词数量较大的还是汉语借词。

猜你喜欢

  • 纽布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亦作巴核、穆戈。珞巴族巫师被认为是人和鬼神之间的特殊“使者”。以祭祀或驱赶※鸟佑(鬼魂)、卜卦、施行巫术等方式,为人祛危求安、免灾招福。非世袭。一般由神经失常或患重病之男女在

  • 回离保

    ?—1123辽末大臣、奚王,又称铁骊王。又作回离不。一名翰,字挼懒。奚族。奚王忒邻之后。善骑谢,矫捷而勇。辽道宗大安(1085—1094)年间,补护卫,迁铁鹞军详稳。天祚帝,天庆(1111—1120)

  • 白土城

    古城名。俗称丹阳城。位于今青海民和县南部。因其墙上长满苔藓,远望呈黑色,故又名黑城。东汉安帝(106—125在位)时置,属金城郡。后废。西晋复置。北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寒(一作塞)于白土,即此处。古城

  • 遏捻持勤

    见“遏捻可汗”(2232页)。

  • 道使

    即“处闾近支”(588页)。

  • 克里耿解启蒙浅说

    书名。中国伊斯兰教译著。明末清初回族学者张中译。成书于明崇祯四年(1631)。两卷。张中(约1584—1670),又名时中,字时君,自称寒山叟,江苏苏州人,精伊斯兰教“认主学”。是书是讲述伊斯兰教认主

  • 清淑惠妃

    ?—1713清世祖福临之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内蒙古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孝惠章皇后妹。顺治十一年(1654),册为妃。康熙十二年(1673),尊封淑惠妃。五十二年(1713)十月卒。

  • 司马昂夫

    见“马九皋”(160页)。

  • 笼朵

    门巴族民间传统炊具。一作“可”,门巴语音译,意为“石锅”。用手凿制。分平锅与深底锅两种。平锅用质地坚硬的青石板制作,适宜烙饼;深底锅用质地稍软的石头制作,亦有平底和弧形底的区别。一般敞口,口径20—4

  • 也柳干

    ?—1258元朝将领。又译叶了干。蒙古札剌儿氏。成吉思汗宿卫拔彻之子。太宗年间(1229—1241),父战死后,袭职,任火儿赤(佩箭侍卫)、博儿赤(司膳),事太宗子岳里吉为卫士长。七年(1235),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