乣
见“糺” (1276页)。
见“糺” (1276页)。
清代至民国年间内蒙古地区著名旅蒙商之一。与※大盛魁、※天义德合称为归化城“三大号”。康熙年间(1662—1722),以经营贸易起家。由山西祁县人段泰创办。初段氏经营驼运,往返货运于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
1751—1811清代白族学者。字端人,号荔扉,别号金华山樵。云南大理府赵州(辖今凤仪、弥渡)人。祖籍山西洪洞县师村,先世于明初随沐英出征云南,以功被封为世袭指挥使,落籍赵州,世代与白族通婚,融入白族
辽代著名画家。契丹族。一说为慎州乌素固部人,居范阳(今河北涿县),一说为范阳人。大约生活于唐末、五代时期。世称其作品“能曲尽塞外不毛之景趣”,是“当时之神巧,绝代之精技”(《五代名画补遗》)。善写北方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的政教统治机构。藏语音译,意为“达旺四人行政管理会议”。18世纪初叶,由西藏地方政府委派的拉涅2人和哲蚌寺罗色林札仓、达旺寺札仓会议各1人共同组成。拉捏为主事。19世纪中叶在此基础上增
云南德宏地区陇川县户撒坝阿昌族工匠特制的刀剑统称。阿昌族制铁手工业有悠久历史,相传明洪武(1368—1398)年间,阿昌人从明将沐英在此的屯兵学会制刀技术,后又不断提高锻造工艺,遂制作出各种锋利、美观
?—1217蒙古国大将。又译孛罗忽勒、博罗浑、钵鲁欢、孛罗浑、博鲁温等。许兀慎氏。以智勇著称。原附属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1197),主儿乞部亡后,被铁木真(成吉思汗)母月伦收为养子,充当“那可儿”
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671页)。
宋庆历三年(1043),湖南桂阳地方官府为贯彻朝廷对瑶族地区的经济封锁政策,派官军捕捉运盐入山的瑶民,并对瑶族村寨进行残酷烧杀掠夺,激起广大瑶民进行武装反抗,攻打桂阳城,并占据蓝山县华阴峒为据点,击毙
见“回离保”(781页)。
清中叶官员。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字松亭。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后官侍讲、陕西知府。著有《伊尔根觉罗氏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