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什和勒伯克

什和勒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什扈尔伯克、石笏尔伯克,什瑚尔伯克、沙虎勒伯克。维吾尔语。职司掌管驿馆的粮食、草料等杂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猜你喜欢

  • 阿洛斯

    哈萨克族社会组织。或称“塔衣帕”,即部落。由若干※乌鲁(氏族)组成。其头目称“比”,或由其他大牧主、大宗教头目担任。初由选举产生,后逐渐转为世袭。负责处理本部落大小事务,征收税赋,解决民事刑事案件和各

  • 挡梁子

    一种古老的捕鱼方法。亦作“挡亮子”。流行于我国许多地区,居今黑龙江省、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区的赫哲、鄂伦春等族也用此法捕鱼。两族的用料及挡法不仅与其他民族有差异,彼此也不尽相同。鄂伦春族根据春天冰雪融化

  • 雷弱儿

    ?—355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南安(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羌人。原为部落首领。前秦苻健在位时(351—355),历任侍中、大司马、丞相。东晋诱其杀健,以为内应,灭前秦;其伪许之,并请接应,后被识破,未果。

  • 李荡

    ?—303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字仲平。其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后迁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为巴人。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次子。永宁元年(301),父被六郡流民推为主后,

  • 焦山抗英保卫战

    清代蒙古各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战斗之一。1842年,英国侵略军编成先锋舰队和5个纵队,每个纵队有8至12艘运输船只,由一艘战舰率领,共有军舰、船只70余艘侵入长江,到达江苏镇江。7月14日,英军摧毁

  • 皇父摄政王

    清顺治时摄政王多尔衮的封号。皇室迁入燕京后,顺治元年(1644)十月,世祖福临封摄政王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通称为“皇叔父摄政王”。五年(1648)十一月,举行郊、庙典礼时,又加封为“皇父摄政王”。

  • 和通淖尔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间的一次重大战役。雍正九年(1731)六月初,大小策凌敦多布引兵3万屯额尔齐斯河源,谋犯清军北路。密遣人至清军诈降,诡言准军大队未至,前锋2千,驼马万余,驻博克托岭,距清军3日

  • 热碧娅·赛丁

    书名。19世纪新疆维吾尔族叙事长诗。又称《爱情长诗集》。阿布杜热依木·尼札里著。该诗取材于民间传说。通过农村青年赛丁和热碧娅自由恋爱,最后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愤怒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鞭挞了剥削阶级

  • 丁特

    旧时云南佤族计算长度的单位。参见“托普”(751页)。

  • 兴龙笙

    即“兴隆笙”(9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