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保安语

保安语

我国保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的干河滩、大墩和刘集乡的高李家等地。此外,居住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手、郭麻日、尕洒日、保安下庄等村落的土族说的话也属保安语。使用人数约有1万。分积石山方言和同仁方言。两个方言在词汇上的特点最为明显:积石山方言受汉语影响较大,同仁方言受藏语影响较大。在语音方面,两个方言除个别音位有无的差别、语音变化稍有不同外,语法上也有一些差别。保安语元音有长短的对立,但没有元音和谐律。复元音只有二合元音,没有三合元音。辅音中包括单辅音和复辅音。有、、、G等特殊辅音。保留着古代词首辅音h。重音一般落在词的末一个音节上。名词复数附加成分为-la。名词没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十位基数词30—90的构成特殊:由相应个位数词词干和基数词“十”的演变形式—raη组合而成,如Gur—raη (三十)。单数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但宾格和与位格形式相同。这两个人称代词在某些地区非主格使用同一个词干,例如年都手,“我”的主格形式为tbəi,其它诸格词干为tç in-。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有排除式和包括式两种。动词陈述式有对立的两种语气:主观陈述语气和客观陈述语气,用相应的助动词表示。在保安语的词汇构成中语族同源词约占30%,在同一语族内保安语是保留本语族同源词较少的语言。在保安语的词中,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的比重最大,而积石山方言和同仁方言借词的主要来源分别为汉语和藏语。保安语吸收藏语借词的数量,在蒙古语族诸语言中居首位,吸收汉语借词的数量仅次于东乡语。

猜你喜欢

  • 清世宗

    即“胤禛”(1706页)。

  • 恩华

    ?—1854清朝宗室、大臣。镶蓝旗人。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道光十三年(1833),封三等辅国将军,授散秩大臣。三十年(1850),累官兵部左侍郎,镶红旗总族长,经筵讲官。咸丰三年(1853)正月,署吉

  • 哈喇忽剌

    ?—1634明末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又称呼图克图哈喇忽剌或呼达该图哈喇呼勒,号多克辛诺颜或赛音诺颜。出身于绰罗斯家族。布拉台吉之子。明万历十五年(1587),与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联兵击退喀尔喀蒙

  • 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

    ?—1689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又作罗卜藏古木布阿喇布坦、罗卜藏衮布。博尔济吉特氏。※鄂齐尔图汗孙。清康熙十六年(1677,一说1676或1680),鄂齐尔图被噶尔丹杀害后,率众遁居青海,恳请清廷

  • 觉罗海龄

    ?—1835清朝大臣。满族,正蓝族人。初由监生挑取誊录,议叙笔帖式,历任昌陵礼部员外郎、理藩院郎中。嘉庆十七年(1812),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巡视南城。十八年,转京畿道监察御史,因拿获协助天理教进攻紫

  • 南衙王

    北宋※长其国首领侬存福长子侬智聪封号。详见“侬峒起义”(1462页)。

  • 克兴额

    ①(?—1851)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莫勒哲哷氏。初黑龙江驻防,道光六年(1826),以骁骑校随钦差大臣长龄出师回疆。次年,复阿瓦巴特,赏戴花翎。十年,率兵至安集延防守。二十一年(1841),坐失

  • 麃鹿神

    契丹民族祭祀的一种猎神。据《辽史》载:“辽俗好射筈鹿,每出猎,必祭其神以祈多获。”(卷116)。

  • 恩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延祐六年(1319),成吉思汗弟合撒儿后裔八不沙子月鲁帖木儿始受封。

  • 唐括辩

    ?—1150金大臣。本名斡骨剌。女真族。唐括氏。彰德军节度使重国之子。娶熙宗女代国公主,为驸马都尉。官至参知政事、尚书左丞。熙宗晚年,喜怒无常,大肆诛杀,朝臣人人自危。遂相继结纳平章政事完颜秉德、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