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假面舞

假面舞

朝鲜语称“塔尔初木”。朝鲜族传统舞蹈。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在正月十五或端午节举行。舞者头戴各种假面具,身着盛装,扮演神话及传说中的仙人、英雄、鬼怪等,在鼓乐声中载歌载舞。后发展为假面舞剧。两者互为补充,剧中有舞,舞中有剧。农村一般在大场院举办,村民可在四周围观。它将乐、舞、唱融为一体,形式多样活泼,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猜你喜欢

  • 纳贺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枪矛官,负责管理枪矛等军械,并协助征税。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二十田级”,领有俸禄

  • 乌鲁斯博罗特

    1482—约1509明代东示蒙古右翼济农(亲王)。又译五路士台吉、乌鲁斯拜琥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次子,※图鲁博罗特孪生兄弟,※满都海哈屯生。约正德四年(1509),被达延汗任命为右翼鄂尔多斯、土默

  • 披甲

    清代八旗兵的俗称。旗制规定:凡年满18 (初期定为15、16),或身高五尺以上者,即可选充。几丁抽一为兵,则视各时期需要而定。清太宗皇太极时代(1626—1643年在位),曾规定满洲牛录各以三丁抽一,

  • 汶山羌暴动

    晋元康八年(298),在陕西马兰羌、卢水胡起义的影响下,汶山郡兴乐县(四川松潘北)黄石羌、北地卢水胡人成豚坚、安角、成明石等,因与广柔(四川汶山西南)、平康(松潘西南)、文降(汶江)、紫利羌有仇,遂与

  • 祖惠

    ?—519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郁久闾氏。可汗※伏图子,※丑奴弟,※俟吕陵氏所生。北魏水平元年(508),伏图战死于高车,丑奴即位,宠信女巫地万。地万为骗取丑奴信赖,将年幼的祖惠拐藏在自己家,然后假施巫

  • 打牲部落

    清代对大小兴安岭一带索伦(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总称。由“布特哈”(满语,汉意“虞猎”或“打牲”)引申而来。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在嫩江流域设置布特哈总管衙

  • 叶护可汗

    ①(?—588)南北朝时期东突厥可汗。名处罗侯,号突利设,后称莫何可汗。阿史那氏。※乙息记可汗科罗子,原辖突厥汗国之东部地区,甚得部众拥戴,为兄沙钵略可汗猜忌,怀离心。北周大象二年(580),密与隋使

  • 顺天

    大圣燕帝史思明年号。759—761年。凡3年。

  • 骖鸾录

    书名。游桂日记。1卷。南宋范成大撰。乾道八年(1172),成大自中书舍人出知广南西路静江府(治所在今桂林市)。是年农历十二月七日从苏州出发,翌年三月到达桂林。逐日记途中见闻,以成是书。名曰“骖鸾”者,

  • 马合马沙

    元朝大臣、建筑学家。回回人。先世大食(今阿拉伯)人。元大都(今北京)宫殿和宫城的设计者和工程组织者也黑迭局丁之子。累官正议大夫,工部尚书、领茶迭儿避诸色人匠总管府达鲁花赤。卒于任。元统初(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