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僧道辨伪

僧道辨伪

元朝建国前后由朝廷召集僧道两家各就其经典教义、史事所进行的辩论。曾经历二次。第一次在戊午年(宪宗八年,1258),那摩国师、少林长老福裕奏举道家《老子化胡经》为伪托,宪宗蒙哥召释道两家至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各以17人诣忽必烈处辨析,两家相约败者即皈依胜者,僧家八思巴与道家樊志应相质辨,八思巴获胜,樊志应等17人遵约削发为僧,焚毁道家伪经。第二次至元十八年(1281)十月,以戊午年僧道辨伪后,道家仍有据寺院不归还,隐匿伪经不焚毁者,于是命臣下与道家张天演等在长春宫翻阅道藏以质询伪经妄说,道家款伏,遂于悯忠寺焚毁伪经、伪版,并遣使晓喻诸路遵行。二十一年(1284),诏谕翰林院王磐等书其事于石;二十八年(1291),迈吉祥长老奉世祖命撰述《至元辨伪录》。

猜你喜欢

  • 聂古伯

    见“捏古伯”(1854页)。

  • 五部翕侯

    汉代大夏国官名。又写作“五部翖侯”。时大夏国国事由五翕侯分管,国王统领,故称。五侯即:休密翕侯、双靡翕侯、贵霜翕侯、肸顿翕侯、高附翕侯。分别治和墨城、双靡城、护澡城、薄茅城和高附城(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 慎乐皮

    即“盛逻皮”(2033页)。

  • 脱烈海牙

    1257—1323元朝大臣。畏兀儿人。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祖八剌术始徙真定(治今河北正定)。阇里赤子。好学,喜结文士。由中书宣使,出为宁晋主簿,改隆平县达鲁花赤。任内,均赋兴学,劝

  • 广汉羌

    西羌的一支。参见“白马羌”(598页)。

  • 金棻

    1895—1975近代书画家。字默庵,号蟫翁。山东济南人。回族。自幼酷爱书法,广临汉代隶书及两周金文。青年时,曾在陆军边防五师当缮写员,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山东长兴中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山东省教

  • 忽毡

    见“俱战提”(1888页)。

  • 大元可汗

    见“达延汗”(726页)。

  • 普会寺

    藏传佛教寺庙。蒙古语称“锡拉木伦召”。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兰图格苏木。锡拉木伦河流经庙北、俗称“召河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后多次修缮。因系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分庙,所增建

  • 只儿斤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朱力斤、只里斤、只里吉。为※克烈分部之一。12世纪末13世纪初,王罕为克烈部长时,该部以合答黑吉(《史集》作曲克把阿秃儿)为首游牧于合刺温·只敦与赤乞儿·主勒古儿一带。以勇敢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