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匡

元匡

?—525

北魏宗室。字建扶。鲜卑元氏(拓跋氏)。阳平王新成第五子,广平王洛侯嗣子。史称其“性耿介,有气节”。颇得从侄孝文帝元宏器重,以其能匡辅社稷,故改名为匡。宣武帝元恪即位,历任给事黄门侍郎、肆州刺史、恒州刺史、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度支尚书。上表求袭洛侯爵,获准,袭广平王封(一说是私继)。与擅政之尚书令高肇抗衡,舍死切谏,揭露肇罪,为肇所恶,遂以诬肇罪免死降为光禄大夫。后兼宗正卿,出为兖州刺史。孝明帝初,入为御史中尉,严于弹纠。熙平二年(517),奏取景明以来内外考簿、吏部除书、中兵勋案等,以查窃阶盗官之人,因遭任城王元澄反对,乃止。旋拜安南将军,加镇东将军,封东平王。后遭澄奏劾,列其罪状30余条,免死,削官爵。后出任平州刺史,徙青州刺史。寻为关右都督、兼尚书行台。患疾还洛京。孝昌(525—527)初,卒,谥文贞。后追复本爵,改封济南王。

猜你喜欢

  • 度戒

    旧时瑶族一种宗教仪式。类似古代汉族地区的成丁礼。凡年满十五六岁的男孩,就得为他们举行这种仪式,由“师公”主持。传说古时参加受戒者,要进行多种危险和痛苦的考验,近代以来只须“跳云台”,即“师公”作法后,

  • 西藏王臣记

    书名。全名直译为《西藏史春之女王歌》,藏族又简称《五世达赖史》。1957年以《西藏王臣记》译名排印此书藏文版,国内藏学界多通用此名。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著。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

  • 割鹿

    即“葛逻禄”(2184页)。

  • 喜洲商帮

    解放前云南大理喜洲白族地区以严宝成、董澄农、杨炽东、尹辅臣四大资本家为代表并包括“八中家”和“十二小家”在内的资产阶级集团。多系封建地主或官僚出身,相互间多有密切的亲属关系。他们以下关和昆明为中心,分

  • 蓝飞鹤

    1901—1930革命烈士。畲族。福建惠安县人。1919年就读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后入泉州省立十一中,因参加学生运动,先后被开除。后又入明新师范,仍因组织学生反对不合理教育制度,被同学称为学潮健将。1

  • 和齐台品郭勒站

    清代驿站名。内蒙古喜峰口蒙古驿道上的蒙古驿站。蒙古语意为“50户”。康熙(1662—1722)中,设立蒙古驿站,自喜峰口至札赉特置驿16站,该站驻蒙古站户50户,故名。是该驿道上蒙古站的第一站。

  • 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五世

    见“罗布桑巴尔丹”(1423页)。

  • 古续儿国讹夷朵

    见“裴罗将军城”( 2448页)。

  • 斡朗改

    又译嗢娘改。辽时对北方一部族的称呼,曾附辽,为辽属国。原词为契丹语地名,其词意不明,部以地名称之。该部居于今贝加尔湖一带。据史载,辽属国可纪者有59,朝贡无常。有事则遣使征兵,无定额,从其便,不从者讨

  • 王廷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久越得犍国步师城(约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