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关

八关

明廷在滇西沿边所筑八关隘的总称。16世纪至17世纪,缅甸王朝常侵扰滇西边境地区,屡为明军所阻,为防御其东侵,万历二十二年(1594),云南巡抚陈用宾在“三宣”(陇川、南甸、干崖三宣抚司)沿边修筑八关。依次称:汉龙关,在木邦境内工回地方,扼猛尾、猛广、猛育、垒弄、锡波诸要路,今瑞丽正南;天马关,在猛卯邦欠山,扼蛮棍、猛密诸要路;铁壁关,在陇川等练山,扼蛮莫水路;虎踞关,在邦杭山;巨石关,在盏达户冈习马山,扼户冈、孟养要路;铜壁关,在南甸布岭山顶,扼蛮哈、海木、蛮莫等要路;万仞关,在盏达吊桥后猛弄山顶,扼港得、港勒、孟养诸要路;神护关,在盏西后猛戈山,扼茶山、古勇、威缅、孟养诸要路。每关设守备一员戍守。二十四年(1596),陈用宾又在猛卯筑平麓城,大兴屯田,以营兵驻屯,并招内地人民前往屯垦。八关属防御设施,并非中缅分界线。

猜你喜欢

  • 班禅二世

    见“恩萨·索南乔郎”(1871页)。

  • 乞寒舞

    古代乐舞。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又称泼寒胡戏、乞寒泼胡,简称乞寒泼寒、泼胡。多于寒冬腊月间举行。届时,人们聚集街头巷尾,或赤身裸体,或戴神鬼、兽形面具,或骑马胡服,互相用水浇泼,至而泼洒行人,狂而作

  • 伊希·丹金旺吉拉

    1854—1907清末蒙古族诗人。察哈尔盟镶白旗人。出生于贵族家庭。7岁被迎入鄂尔多斯郡王旗公尼召为活佛。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记。15岁已掌握蒙、藏文,开始写诗。同治七年(1868)五月,回军烧毁公尼

  • 托库孜喀拉

    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之一。原意为“九头牲畜”,为订婚时的一种聘礼。一般是1峰骆驼、4匹马、4头牛。也可送与其价值相当的羊群或其他财物,或九件一份的财产,称“托库孜塔尔图”。因在柯尔克孜人中,“九”是吉数

  • 白衣没命军

    参见“白衣”(594页)。

  • 胡特勤

    见“彰信可汗”(2463页)。

  • 阿史那结社率

    ?—639唐代东突厥汗族。又作阿史那结社尔,亦单称结社率、结射率。阿史那氏。※始毕可汗子,※突利可汗什钵苾弟。唐贞观三年(629)十二月,随突利可汗附唐,任中郎将。因诬告突利谋反,为太宗所轻,久不进秩

  • 博尔晋

    ?—1627后金大臣。满族。完颜氏。祖居完颜地方(今吉林省通化市西南)。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初期,率众来归,封牛录额真(汉译佐领),隶镶红旗满洲。侍卫努尔哈赤左右。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叶赫、哈达

  • 帖克思八

    即“八思巴”(25页)。

  • 澶渊之盟

    辽宋时期订立的重要盟约。北宋初年,宋太宗两度北伐,连遭失败,由进攻转入防御。辽至圣宗时(982—1031),国力鼎盛,不断南下,统和二十一年(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双方在望都(今河北省望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