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务府三旗骁骑营

内务府三旗骁骑营

即包衣骁骑营。清代包衣禁卫军之一。总管内务府大臣统辖,以府属各司官员兼治营务。三旗(镶黄、正黄、正白)各设包衣参领5人,皆以郎中兼职,从三品(支四品俸),以掌印理事;又各设副参领5人,轮流值月以掌管禁中值宿、查班及听差应役诸事;包衣参领下各设满洲佐领5人、人佐领1人。36佐领各设骁骑校1人、领催4人。所属兵即马甲。初定二丁抽一;康熙(1662—1722)中,扩为三丁抽二;雍正(1723—1735)中,又定为满洲佐领、朝鲜佐领及30内管领内各披甲89名(管领内披甲,交给内佐领管理),其余各佐领下披甲均59名。该营多达5千余兵,守卫禁中凡31处。盛京包衣骁骑营,由700马甲组成。以看守故宫、押送贡物进京等。

猜你喜欢

  • 枪寨

    契丹护卫皇帝的设施。《辽史·百官志》称:※“硬寨司,掌※禁围枪寨、下铺、传铃之事。”契丹开国后,虽先后有五京之设,而皇帝常年不在京城,以帐幕为居,随四季迁徙,因“未有城郭、沟池、宫室之固”,禁卫尤显紧

  • 罗布桑巴尔丹

    1763—1819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五世。四世罗布桑雅拉姆彼尔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圆寂,经寻访被确认为转世灵童,迎入寺内坐床是为五世。五十八年(1793

  • 江长贵

    ?—1876清朝将领。四川盐亭人。回族。由行伍历官千总。咸丰二年(1852)从军广西,后调安徽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升游击,赏“执勇巴图鲁”名号。后以三品顶戴署理皖南镇总兵,先后在安徽、湖北、浙江、

  • 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中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依札噶尔山接本部右翼中前旗及右末旗界,西至鄂罗克依山接本部右翼中旗界,南至巴噶额里彦山接本部右翼中旗及各翼中前旗界,北至拖诺接本部右翼中前旗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

  • 沙俄贸易圈

    18世纪后俄国在俄中边境及中国新疆地区设置的贸易据点。又称“货圈”、或“买卖圈子”。内置有栈房、贸易机构、住房、官衙等,为各种投机商人、扩张主义分子麇集之区。其在伊犁、塔尔巴哈台(今塔城)、乌鲁木齐、

  • 富勒铭额

    ?—1903清朝将领。字子约,满洲镶白旗人。古城驻防。以古城为回民起义者陷,全家被杀,遂投效文麟部清军,以智勇抗击,解西安及敦煌之围,赐号“坚勇巴图鲁”,充古城协领。西陲告宁,置屯田,修兵房。光绪十四

  • 冷边土司

    明清时土司名。在四川打箭炉之西。世由藏族头人任土司。传至连呷水撒,其子安支于永乐八年(1410)因功改授冷边长官司长官。明末内部纷争,势衰,所属西番河西诸寨为强部所并。清顺治九年(1652),阿撒投诚

  • 戛汪

    见“牯脏头”(1665页)。

  • 乌拉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又作兀拉、兀剌,满语意为“江”。因分布于乌拉河畔,故名。源同※哈达部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江(今呼兰河)一带。始祖纳齐布禄南徙辉发、乌拉部间启尔撒河源

  • 拉基语

    我国云南少数彝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分布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南部金厂镇及与之毗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地区的曼优、曼蓬、曼邦等地。操拉基语的人口约有八九千人(国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