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务府千总

内务府千总

官名。旗缺。清代守卫行宫的包衣官弁。康熙(1662—1722)间设,正六品,副职正七品,委署正八品。率府属兵丁看守行宫,由行宫总管分辖。东西北三路与热河一带各行宫,或设千总几十、兵丁数百(如热河行宫、普宁寺等10庙),或只设委署千总1员、兵仅数名看守。乾隆十一年(1746)议定,以稽察行宫内围,典守陈设,董率扫除为其专责;其外围巡缉,则为提督标下(绿营)汛弁之事(热河、喀喇河屯两行宫外围,后改用八旗兵看守)。该职,可在府属武举人、行宫兵中选补。食俸6年期满,可补授文职内副管领、司库、苑丞等;其人材、弓马技艺中等者,仍令看守行宫。嘉庆(1796—1820)间,将千总份地(即*随缺地) 90亩撤交地方官,以每亩每年折银二钱随其俸银60两一并给与。

猜你喜欢

  • 诏匾勐

    1680—1724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又作召匾勐。傣族。车里宣慰使※刀木铸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父卒,清廷委其为宣慰使,年方4岁,由母蝶宇摄政。年22岁始亲政。在职

  • 拔思登

    见“八思巴”(25页)。

  • 云中古城

    战国时期内蒙古地区古城。遗址在今托克托县东北,呼托公路西侧。《山西通志·府州厅县考》云:“托克托厅,古云州城所在也”。《水经注》引《虞氏记》称,该城由赵武侯所建(赵武侯亦作赵武公,《史记·赵世家》及《

  • 卜古可汗城

    见“斡耳朵八里”(2428页)。

  • 陕甘宁边区回民文化促进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文化团体。1940年10月7日在边区回民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选举林伯渠、高岗、谢觉哉、周扬、张仲实、延安马阿訇、定边马阿訇、三岔马阿訇、关中马阿訇等30余人为理事。以沟通回、

  • 阿瓦巴特庄之战

    清军与张格尔叛军的一次战役。张格尔于※“洋阿尔巴特之战”败绩后,聚众十余万于沙布都尔庄外,临渠列阵,决水挖坝,据险扼守,以阻清军。道光七年(1827)二月二十五日,清将长龄等挥师进击,先以步卒冒险越渠

  • 高泰明

    ?—1116宋代云南大理国大臣。白族。大理人。“大中国”主※高升泰子。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奉父遗命取消“大中国”,还位于段氏,立段正淳为国王(自此大理国又称后理国),任相国,掌实权,政令皆出其

  • 广仁禅院

    佛教寺院。寺址在岷州(今甘肃岷县)。熙宁六年(1073),宋军占领岷州。神宗以其地皆吐蕃,人皆信仰佛教,欲以塔庙尊严以示之,达安抚其众之目的,遂于七年六月,令建该寺,并赐名“广仁禅院”。毕功于元丰七年

  • 解忧公主

    前120—前49汉族。西汉楚王刘戊孙女。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因※细君公主死,奉命赴乌孙和亲,嫁军须靡(岑陬)。史称乌孙公主。岑陬死,其从兄弟肥王翁归靡继位,依乌孙俗,复改适之。生3男2女:长男

  • 元叉

    ?—525北魏宗室。字伯僬,小字夜叉。鲜卑元氏(拓跋氏)。京兆王※元继子。宣武帝元恪时,任员外郎。娶灵太后妹为妻,及太后临朝,授通直散骑侍郎。妻被封为新平郡君,迁冯翊郡君,任女侍中。威势日盛,历迁散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