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冯胜

冯胜

?—1395

明初将领。又名国胜,字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喜读兵书,讲论兵法,精于骑射。元末随父避于山中,据寨自保。至正十二年(1352),与兄国用率众归附朱元璋,备宿卫,居帷幄,参与机要。曾扈从克滁州(今安微滁县)、采石(今马鞍山市长江东岸)、太平(今当涂县),大破蛮子海牙水陆军数十万。继克金陵(今南京)、取镇江、宜兴、绍兴,因功升元帅、同知枢密院事。后兄国用卒,代任都指挥使。二十六年(1366),破张士诚之湖州(今浙江吴兴)、平江(今江苏苏州)军,以功迁都督府右都督。从徐达、常遇春北伐,下山东诸郡。继引兵溯河,取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洛阳,下陕州(河南陕县),征山西,擒元右丞贾成、左丞田保。洪武二年(1369),入陕西,克凤翔、西安,捣甘肃定西,破扩廓帖木儿;揭略阳,直抵吐蕃,以功封宋国公。十八年(1385),拜征虏大将军,偕傅友德、蓝玉等率师征金山,元将纳哈出降其众20万。旋因局部失利,加之婿常茂告发其违法行为,被贬还乡。二十五年(1392)十二月,以朱元璋疑蓝玉不轨,被起用为总兵官,与傅友德等同往山西、河南等地训练兵马,立卫屯田。及蓝玉案发,遭猜疑,受遣回乡,幽禁。后被“赐死”。

猜你喜欢

  • 阿娇如都洛布尔

    一种夜间祭祖仪式。鄂伦春语音译,“阿娇如”,意为“祖先”;“都洛布尔”为“夜间祭祀”之意,故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人过去信萨奉满教,相信人死后能成神,称为“阿娇如博如坎”(祖

  • 盛世才第二次大清洗案

    民国时期新疆军阀盛世才炮制的旨在铲除异己力量的案件。1940年,盛世才为抵制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影响,炮制了所谓企图分裂中国领土、建立“伪政权”的一系列暴动案,诬称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新疆学院院长

  • 元统

    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年号。1333—1335年,凡3年。

  • 望建河

    古水名。一作室建河。所指有三说:历来通说为今额尔古纳河;今或认为是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的合称;或说是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会前苏联境内之布列亚河前的流段之合称(此以下之黑龙江流段时称黑水)。史载其源出俱伦泊

  • 楚伦安嘎

    鄂伦春语音译, “楚伦”意为“尖”,“安嘎”意为“房子”。是毕拉尔路鄂伦春人对“仙人柱”的称呼。详见“仙人柱”(571页)。

  • 班禅堪布会议厅

    民主改革前西藏政教领袖班禅管理※扎什仑布寺与所属分寺、庄田及属民政教事务的机构。原名“囊玛康”,意“侍从室”。由其管膳食、起居、供奉之诸※堪布组成。清雍正六年(1728),清帝将西藏的拉孜、昂仁、彭错

  • 固山额真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固山”意为“旗分”,“额真”意为“主人”,即“旗主”。清代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每300人立1牛录额真(汉译佐领

  • 抹里

    契丹语称谓。又作“弥里”。契丹开国前,部落联盟时期是对氏族组织中一个单位的称呼。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即为※迭刺部霞濑益※石烈(相当于“县”)耶律弥里人。契丹建国后,创※宫卫制(斡鲁朵),成其辖下的一级

  • 嘉堪庆·洛桑尼玛

    ?—1757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出生于朗加之麦宝东氏家。初以抄写经卷为生,后至静修禅院扎西奇寺从喇嘛瑙吾活佛出家为僧。入隆务大寺经院勤学。后赴夏琼寺、塔尔寺、佑宁寺等之法相学院立宗辩论,在隆务大

  • 辽州

    唐置政区名。贞观十九年(645),唐将李绩奉命征高丽,攻拔辽东城,即以其地为辽州,治所故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即辽东城)。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