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魏太宗

北魏太宗

见“拓跋嗣”(1358页)。

猜你喜欢

  • 腰牌

    清代出入宫禁的凭证。天聪五年(1631),汉军旗人宁完我以不善满洲辞令,进出宫禁每不如意,上奏倡议分辨服制、造设腰牌,且言此最简最易,事关重大。定都北京后,官员中无此设,惟旗内外工艺人、内管领下满蒙汉

  • 高昌壁

    西域古地名。见《汉书·西域传》。元始二年(公元2年),车师后王姑句冲出高昌壁,逃入匈奴。其时高昌有壁无城,为汉戊己校尉所属军队营垒之一。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戊己校尉刀护命司马韩玄领诸壁。东汉

  • 龙州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官署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

  • 翁琚

    解放前京族地区村寨文书称谓。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村内公共经济帐目和宗教活动捐献的收支等工作。任期为3年,期满可得渔箔一所作报酬。

  • 格米

    参见“根保”(1811页)。

  • 豆卢通

    539—597北周、隋官员。又名会,字平东。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人。其先世鲜卑慕容氏,后归附北魏,改姓豆卢。陇右总管府长史、沃野县公※豆卢永恩长子。北周时,以父功,赐爵临贞县侯,寻授大都督,

  • 角坡

    彝语音译。意为一半。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彝族奴隶的一种。由属于不同主子的男女单身奴隶被强制配婚安家而成。规定其所生子女,由两家主子平分占有。等级地位和受奴役剥削情况,相当于阿图阿加。

  • 景颇文

    我国景颇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通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缅甸的景颇人也使用这种文字。创制于19世纪末。1957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组和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合作,经

  • 靺鞨

    隋唐时东北少数民族名。一作靺羯。来源于挹娄(肃慎)。其名初见于北齐河清二年(563),为南北朝时“勿吉”同音异译(一说为勿吉转换读音而成靺鞨,今有人认为是“貊貉”转音)。下分众多部落,著名者有粟末、伯

  • 虎墩兔憨

    见“林丹汗”(12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