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华严寺

华严寺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是当今大同城内最著名的古刹。有上、下寺二所,相距甚近。创建年代说法不一,有云“寺肇自李唐”,为“唐尉迟敬德增修”(明《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上华严寺重修碑记》),有推为北魏(清《重修上华严寺碑记》),皆无资证。《辽史·地理志》载:“清宁八年(1062)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据现存实物考察,以下寺建于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的薄伽教藏殿年代为最早,殿内曾藏佛经579秩。是为契丹境内主要寺院之一。当时规模已不可考,辽末受战火之损,“殿阁楼观,俄而灰之,唯斋堂、厨库、宝塔、经藏、洎守司徒大师影堂存焉。”(《大金国西京大华严寺重修薄伽教藏碑记》)金熙宗天眷年间,由僧通悟集资修葺,并依契丹藏目录,补全教藏,使其“卷轴式样,新旧不殊,字号诠题,后先如一。”元武宗至大年间由僧慧明主持重修,亦补教藏。后又多次增修,形成今日上、下寺格局。上寺规模较大,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建在高出地面4米多的台基上,总面积1559平方米,气势雄伟,结构坚固,至今保存完好。据梁上所存修殿题记,为金天眷三年(1140)重建,是我国仅存两座规模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之一(另一座为辽宁义县奉国寺)。殿前月台、石级、钩栏等呈典型辽金建筑平面布列。殿前立有辽大康二年(1076)石经幢。另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等皆为后建。下寺位于上寺东南侧,建筑以薄伽教藏殿(藏经殿)为中心。殿整体稳固、轻巧,为国内现存辽代小型殿阁式建筑的典型。殿内平棋、藻井和内槽彩画大都为辽遗物。沿墙排列藏经壁橱38间,仿重楼式样,上、下两层,在后窗处中断而做成天宫楼阁5间,飞越窗上,以圜桥与左右壁橱相连接,造型奇巧,是现存唯一壁藏实物,为研究辽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建筑史学家称其为:“是精确的建筑模型,也是出色的工艺美术品。”(《中国古建筑》)橱内原藏契丹藏,已佚,现藏明万历藏经1700册,清同治龙藏7000余册。殿前有辽道宗寿昌元年(1095)石经幢。寺内还保存有32尊辽代泥塑,全无一般佛像静寂、肃穆之风,极富人情味,为辽塑代表作品。其中一胁侍菩萨,合掌露齿,造形极佳,驰名中外。上、下寺皆突破一般佛寺坐北朝南的惯例,殿门朝东,具契丹传统“屋门皆东向”(《旧五代史·契丹传》)特有习尚。其特点是外观粗犷,具游牧民族风格,内部装修趋向华丽,巧妙地运用多种对比衬托手法,反映了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融的风采。1961,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瓯昆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瓯昆为※五院部下之一石烈。居北方※乌古地, 《辽史·食

  • 怀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武宗海山子图贴睦尔(文宗)于泰定元年(1324)始受封。

  • 不赛因

    (1304或1305—1335) 伊儿汗国第九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合儿班答汗子。初受封于呼罗珊。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嗣汗位。以年幼,都元帅出班专权,擅杀丞相拉施特哀丁及大臣等。五年,平定牙撒

  • 宁古塔纪略

    书名。清吴桭臣(1664—?,祖籍今江苏吴江县,生于今黑龙江宁安县,字南荣)撰。1卷。父吴兆蹇因顺治十四年(1657)科场狱案,次年被流放到宁古塔(今宁安县)。后其母吴葛氏由南来到戍所。康熙三年十月生

  • 头陀军

    元代闽、浙地区畲、汉农民起义军别称。起义军剪发文面,意效佛家苦行以号召。元至元二十年(1283)十月,闽北畲、汉农民在黄华领导下,拥众达几十万人,义军举事即以此相称。

  • 彭宗国

    清代湖南南渭州土官。字柱臣。土家族。承袭南渭州(治今湖南永顺县西南)土知州。以随父彭凌高率土兵助清军剿吴三桂之乱,克辰龙关有功,永顺宣慰使任命其为凯旗旗长,并总理州事。雍正五年(1727),纳土辞官,

  • 曹万兴

    清末伊斯兰教写经家、阿拉伯文书法家。天津人。回族。出身武术世家。精通阿拉伯文和《古兰经》、道光年间(1821—1850)掌教天津清真大寺。为人刚正,备受时人拥戴。功课之余,潜心于阿拉伯文书法。长于改兰

  • 烔奈语

    自称“烔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罗香和长垌3个乡的10多个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2000。烔奈语的语言特点: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两类,一

  • 甲首

    清代台湾高山族村社头人之一。亦称甲头。据《台湾府志》:“次于土官者曰甲头,凡差拨之事皆其经理”。通常每一村社设一人,由土官或通事委任,但有由理番厅给领戳记者。主要职责是协助正、副土官办理公务,约束社众

  • 比丁册

    见“比丁”(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