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林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全胜州”。亦称那木岭、朗林、那木林、响纳木林、尚那木林。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香曲河流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南木林宗。1960年将乌郁、甲错、拉布等宗谿并入该地,改为南木林县,县政府驻南木林雪。以农为主,有部分牧区,重要集镇有南木林雪、达拉等。元卫、藏十三万户之一香万户设府于此。六世班禅贝丹意希出生于其地之扎西则谿卡。清初,颇罗鼐祖父与和硕特蒙古固始汗所统蒙、藏联军,曾于此击败藏巴汗。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全胜州”。亦称那木岭、朗林、那木林、响纳木林、尚那木林。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香曲河流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南木林宗。1960年将乌郁、甲错、拉布等宗谿并入该地,改为南木林县,县政府驻南木林雪。以农为主,有部分牧区,重要集镇有南木林雪、达拉等。元卫、藏十三万户之一香万户设府于此。六世班禅贝丹意希出生于其地之扎西则谿卡。清初,颇罗鼐祖父与和硕特蒙古固始汗所统蒙、藏联军,曾于此击败藏巴汗。
契丹语音译,意为“收国”。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宫卫※永兴宫的契丹语音译为“国阿辇斡鲁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官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世宗※积庆宫。 “迭里”,又译作“牒里”,“特”,疑为词尾。是宫下有一抹里名“牒里得”;伯德部下有一※石
地名。位于今河南滑县东。后燕永康二年(397),燕主慕容宝为北魏所败,丞相慕容德据守邺(今河地临漳西南邺镇),次年,率众4万余户南徙滑台,称燕王,建都,史称南燕。长乐元年(399),为北魏所取,始徙都
?—473春秋末年吴国大臣。原为楚人。楚大夫伯州犁之孙。伯州犁被杀后投奔吴国。阖闾执政时为大夫,夫差继位后被封太宰,时人多称太宰嚭。为人妒贤忌能,阿谀奸诈,贪财好色。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
官名。为宣慰使属官。掌管案牍,上奏公事及管辖吏员。元代秩从七品,明代为正八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见“扫寨”(754页)。
参见“高皇歌”(1915页)。
藏传佛教最高学位名。又作“班智达”、“班弥怛”。是梵语。对精通大小五明(大五明:声明、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小五明:诗、词、韵、历算、戏曲),和精通佛教经典者,始授以此学位。《元史》载八思巴学富五
?—1262元朝将领。又译阔阔歹。蒙古兀良哈氏。时而与氏合称兀里羊哈台阔阔带。都元帅兀良合台次子(一说作西征主帅速不台次子,兀良合台弟)。袭职,为都元帅。世祖中统三年(1262),与宗王合必赤讨平李璮
清代藏族土司。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嘉绒地区。“梭磨”,藏语“广大土地”之意。始祖原为杂谷土目。雍正元年(1723),以随军征战有功,赐长官司印。乾隆十五年(1750),改安抚司,三十六年(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