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诏

南诏

古国名。又称蒙舍诏。唐初以乌蛮为主体建立。原为乌蛮※六诏之一。因地处其他五诏之南,故名。贞观二十三年(649),其渠帅独逻(又名细奴逻)建立大蒙国,自称奇嘉王,开首府于蒙舍川(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龙宇图山)。受唐封巍州刺史。从此,屡受唐封,对唐贡献不绝。传至其孙※皮逻阁(蒙归义),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前,在唐朝支持下,相继征服、兼并蒙嶲、越析、浪穹、施浪、邆赕五诏,统一六诏。是年,击败吐蕃、洱河蛮。二十九年(741,一作二十七年)迁治太和城(云南省大理市旧县城南十五里太和村)。其子※阁罗凤又兼并东爨西爨地区,成为雄踞其时中国西南部的一大政治势力。大历十四年(779),第六世王异牟寻迁治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旧县城西)。除一度依附吐蕃,与唐战争,进围成都外,大部时间同唐保持密切联系,接受唐朝授予的台登郡王、云南王、南诏王等封号。最盛时统辖云南全境、川南、黔西及伊洛瓦底江、湄公河上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洱海地区农业、手工业、冶铁技术较发达。吸收巴蜀地区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仿唐朝部分官制,多次派王室贵族子弟赴长安(今西安市)、成都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通用汉文。尊崇佛教,信奉道教。初期、中期处于奴隶制阶段,后期向封建制转化。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902),权臣相国郑买嗣乘南诏王舜化贞新卒(一说为郑所杀),诛其太子及王室成员800余人,自立为王,建大长和国。南诏亡。历传13王,凡254年。(图表见右边)

附:南诏世表

猜你喜欢

  • 大贞斡

    渤海国宗王。第三世王※大钦茂子。“斡”,一作“翰”或“辅”。唐德宗贞元七年(791),被遣朝唐,请求备宿卫。

  • 梁瑞凤

    1895—1934抗日将领。朝鲜族,梁氏。生于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自幼喜读书,因家贫,无力上学,在私塾外偷听自学。曾参加1919年“三·一运动”。后到辽宁宽甸进行抗日武装斗争。1929年4月,任国民府

  • 斫句迦

    见“朱驹波”,(792页)。

  • 奢效忠

    明末四川永宁土官。彝族。任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宣抚使。初与水西诸土官境域相连,世戚亲厚无争。后以水西(今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宣慰使安国亨杀安信,信兄安智结效忠复仇,互相攻杀,延续20余年。经川、贵

  • 大成国

    清咸丰年间天地会在广西建立的政权。参见“大成国农民革命”(101页)。

  • 岑春泽

    即“岑春煊”(1079页)。

  • 普颜笃皇帝

    见“爱育黎拔力八达”(1899页)。

  • 毕取

    汉时南越国郎相。岭南番禺地区越人。武帝时,南越王赵建德、丞相吕嘉公开反汉。元鼎五年(前112)秋,朝廷令伏波、楼船二将军率江淮以南10万师讨之,兵困番禺城。率粤兵降汉,被封为侯,赐食邑510户。

  • 莽吉赉

    ?—1785清宗室、将领。满族,姓爱新觉罗氏。正蓝旗人。不入八分镇国公杨福子。雍正五年(1727),授三等侍卫。乾隆三年(1738),官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五年,赴西宁办理青海事务。处理民族事务3年,众

  • 坚巴多卜丹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任噶伦。嘉庆十年(1805),被阿旺索巴等控告办事不公,营私舞弊,侵占庄园,银两,以补放噶伦官员收受馈赠,随意更换办事人员等,被革职,照札萨克喇嘛名号,由济龙呼图克图派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