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参合陂之战

参合陂之战

北魏与后燕的一次战役。北魏建国后,势力逐渐强大,欲摆脱后燕鲜卑慕容氏的控制,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五月,后燕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兵8万,自五原(今山西寿阳北)攻魏。七月,至魏地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掠取大量粮食,降魏别部3万余家。以未见魏军主力,遂进军至黄河边,赶造船只,准备南渡。北魏拓跋珪闻讯,采纳长史张衮“示弱骄敌而后克之”计,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渡河西撤,将部落和20余万骑兵转移至千余里外远避。同时派右司马许谦往后秦求援。八月,魏军集结于河以南,九月,进至河边。并切断燕军与都城联系,散布慕容垂病故的消息,以动摇燕军斗志,使其不敢南渡与魏军决战。并命陈留公拓跋虔率5万骑屯河东,东平公拓跋仪将10万骑屯河北,略阳公拓跋遵率7万骑截燕军南归之路。后秦亦遣其将杨佛嵩引兵救魏,魏军势益盛。两军隔河相持数十天。燕军师劳兵疲,于十月二十五日夜焚船撤退。十一月初三,魏军精骑2万履冰渡河,尾追燕军。慕容宝至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安营于陂东蟠羊山南水边,戒备松懈。魏军昼夜兼程,于十一月初九黄昏抵参合陂西,士卒衔枚并束马口潜进,于十日晨,登蟠羊山,下临燕军,奋勇攻击。燕军惊乱,争先渡河,人马相践,压、溺死者数以万计,又遭拓跋 截击,束手就擒。四五万人,慕容宝仅剩数千 燕军,除数名燕臣外,其余皆被坑杀。此役便后燕锐气大伤,而北魏势力得以进一步在中原地区发展。

猜你喜欢

  • 龙云生

    即“龙骥”(495页)。

  • 耶律挞不也

    ①(?—1077)辽道宗朝大臣。名又作塔不也、达不也。字撒班。契丹族。皇族季父房之后,林牙耶律高家子。清宁年间,补牌印郎君,累迁永兴宫使。九年(1063)八月,参预平定重元之乱,以功知点检司事,赐平乱

  • 吴惟善

    元末明初诗人。回回人。先世为西域巨商,随元世祖忽必烈西征有军功,入元世代为官。家居樊川(今陕西长安县南)。学问渊博,工诗,其诗讲究章法,富于想象,多哀惋时局之作。多佚,现仅存5首。

  • 莲池县

    渤海王国置。为南京南海府睛州辖县之一。县治故址有说在今朝鲜咸镜道莲花山附近;旧有依《辽史》误指其在今辽宁海城县境。辽灭渤海后废,其民与睛州所属大多被迁至今海城县附近,辽置嫔州(州治在海域县东北向阳寨)

  • 逎贤

    1309—1368元代诗人、史学家。又作纳新,字易之,别号河朔外史。回回人。原籍葛逻禄,汉姓马。先世居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西北。曾祖时随蒙古军东迁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市),后迁浙东鄞县(今宁波市)

  • 纳西

    ①族名旧时西部纳西族的自称。纳西族居住在云南西北和四川西南金沙江上游地带,略以长江第一湾流至东经100°4′处,自北而南分作东西两个区域。称谓颇多,大体东部的称为“公些”,西部的称为“纳西”。“纳”,

  • 河北东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沿宋旧名。天会七年(1129),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置兵马都总管。治所在河间(今河北河间),故又称河间府路。辖河间府,冀州与沧州2节度使州,防御州青州以及蠡州、莫州、献州、深州、景州

  • 奶豆腐

    蒙古等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蒙古语称“胡日达”。状如豆腐,故称。制作方法各地不同。一般是将鲜奶置于容器,放在热处,使其发酵,变酸后将其倒入锅内加热,折出乳清,继续加热,侍其凝固成团状物或稠粥状,倒入木

  • 脱列帖木儿

    元朝宗王。又译脱烈铁木儿、朵列帖木儿、秃列帖木儿。蒙古孛儿只斤氏。楚王牙忽都子。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怀宁王海山(武宗)抚军漠北。五年,随军力战叛王海都、笃哇军。在军10年,战功颇著。十一年,海

  • 俟匿伐

    南北朝时期柔然后主。一作侯匿代。郁久闾氏。可汗※伏图子,※阿那瓌兄。北魏正光二年(521),在柔然内讧中,阿那瓌即位刚10日便被其族兄示发所败逃入北魏,婆罗门败示发被立为可汗。不久。因婆罗门又被高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