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克美丹巴嘉措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察木多杂足补拖人。藏族。西藏察木多地区帕巴拉活佛六世。住察木多地区格鲁派最大之降巴林寺。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护送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由青海入藏,途经察木多,以支应进藏官兵乌拉差役出力,被清朝赏加“讲衍黄教额尔德尼诺门罕”名号,颁给敕书、铜印。终年41岁。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察木多杂足补拖人。藏族。西藏察木多地区帕巴拉活佛六世。住察木多地区格鲁派最大之降巴林寺。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护送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由青海入藏,途经察木多,以支应进藏官兵乌拉差役出力,被清朝赏加“讲衍黄教额尔德尼诺门罕”名号,颁给敕书、铜印。终年41岁。
①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936—942年,凡7年。天福七年八月,其侄石重贵嗣位初期,仍沿用天福年号,至944年,凡2年。共9年。 ②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947年即帝位,袭后晋年号,仍称天福十二年
见“南襄城蛮”(1596页)。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章朗六部”。藏语音译, “章朗”为河名(又称“鲍罗里河”),意为“蚊(蜂)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六措为:申略措、桑德措、里措、南西天德邦措、曲措和德让措。
辽上京地区放高利贷的富户。辽圣宗即位后,鉴于此等人户饶有资产,规避徭役,遗害贫民,遂勒令凡所收利钱已达本金之数者,债券悉送归官,与民均差。
新疆地区名。西部蒙古语“光明显达”之意。清康熙时为准噶尔部会宗地。清平准部后,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驻此,治惠远城(遗址在今新疆霍城县南,伊犁河北岸)。同治十年(1871),被沙俄侵占。光绪八年(1882
清代皇女之第二等封号。皇女由妃嫔所生者,宗女由中宫抚养者,婚近皆封和硕公主,授予金册,品级相当于郡王;其配偶照公主封号,授为和硕额驸,品级相当于超品公。和硕公主府,设四品翎顶长史一员以统理府事,又设二
地名。亦作道坞。东界丹巴,东南接康定,西临瞻对,北抵炉霍。为孔撒、麻书、明正、甘孜、章谷土司属地交界处,分别受各土司管辖,系一插花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督兵赴德格,道经该地,归附。嗣因耶
古水名。史载室韦族达姤部与黄头室韦分布其东西。通行看法是即今第二松花江,因此江在唐代称“粟末水”,一作“涑沫江”,“”为“涑”字之误(此说与唐代这一地区的民族分布有矛盾,待考)。
吐蕃嘎氏、久氏、祥氏三译师的统称。系指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著名译师※嘎哇贝孜、※久若禄益坚赞、※祥班德益西德三人。为吐蕃“九大译师”中之“三少译师”(《德乌佛教史》所记三少译师之名与此
437—501北魏大臣。代人。鲜卑万忸于氏(后改为于氏)。新安公于栗䃅孙,尚书令于洛拔长子。善射。少拜羽林郎。孝文帝即位后,累迁司卫监、侍中、殿中尚书。时孝文帝幼冲,冯太后称制,赐以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