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屯

吐屯

突厥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为监察之官,职掌与唐朝御史略同,多由阿史那氏成员充任,分遣各部以监其政事,权力颇大。《隋书·契丹传》:“突厥沙钵略可汗遣吐屯潘垤统之……室韦分五部,突厥常以三吐屯总领之。”与元代※八思哈、※达鲁花赤(镇守官)职务近似。此名在蒙古时代尚见于成吉思汗先世人名中,如:蔑年土墩。“土敦”即“吐屯”。或谓其语源来自汉语“都督”,为“中国官号北游返国后之面目”。

猜你喜欢

  • 田明如

    即“田曼如”(562页)。

  • 蓝天凤

    参见“谢志珊”(2301页)。

  • 守岐公牍汇存

    书名。清末张兆栋撰。7卷。此书,记述作者任陕西凤翔知府时,凤翔府城被回民军围困及其作者飞书乞师乞饷,督府大员不予救援的情况。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兵勇倒戈参加回民义军共同战斗的种种实况。是一部价值颇高的

  • 热兰遮堡

    见“台湾城”(649页)。

  • 速忽鲁碗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诸宫下均设抹里。速忽鲁碗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果勒敏珠敦岭

    见“辽山”(657页)。

  • 遥辇九帐大常衮司

    见“遥辇九帐族”(2371页)。

  • 伊犁新军

    清末新疆陆军之一部。光绪二十八年(1902),伊犁创设武备学堂(后改陆军小学堂)兼弁目学堂,开始培养新军军官。三十二年(1906),伊犁将军长庚奏准实行新政,编练新军,并从湖北调来一营新军作为骨干,又

  • 德让宗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所置宗之一。亦作“提郎”。相当于县。18世纪初设置。宗政府驻德让村,故名。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鲍罗里河支流章朗河(一作“比长河”)谷。※《君民世系起源明灯》载,“德让地方最早的人是

  • 赞普钟

    ①唐代南诏神武王阁罗凤年号。752—768年,凡17年。②见“钟”(16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