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那改
清光绪朝多港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崖州多港峒人。黎族。光绪二十二年(1896)八月,崖州乐罗村美国教堂爪牙陈庆昌(汉族)诈索黎人被杀,地方官府对帝国主义分子奴颜卑膝,激起黎人义愤。翌年,在多港、多涧等峒聚集黎人4千余人,发动武装起义,攻破乐安城,把总何秉钺弃城出走崖州。各峒黎人闻风附从,继而攻陷乐平讯,围困九所市,直迫崖州城。因崖州重兵拒守,屡攻不克,被迫撤回多港,凭险据守,坚持斗争3年之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强大的官军围困中突围遁匿,不知所终(一说攻崖州时中箭牺牲)。
清光绪朝多港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崖州多港峒人。黎族。光绪二十二年(1896)八月,崖州乐罗村美国教堂爪牙陈庆昌(汉族)诈索黎人被杀,地方官府对帝国主义分子奴颜卑膝,激起黎人义愤。翌年,在多港、多涧等峒聚集黎人4千余人,发动武装起义,攻破乐安城,把总何秉钺弃城出走崖州。各峒黎人闻风附从,继而攻陷乐平讯,围困九所市,直迫崖州城。因崖州重兵拒守,屡攻不克,被迫撤回多港,凭险据守,坚持斗争3年之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强大的官军围困中突围遁匿,不知所终(一说攻崖州时中箭牺牲)。
元朝地方官署名。自太祖十五年(1220)建都和林,为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前期五朝之都城。至元九年(1272),改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定都大都后,和林成为元朝治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同年五月,立和
1599—1655清王朝开国功臣之一。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第六子。年13岁父死,由太祖抚养成人。以战功卓著,封贝勒,参与议政。后金天命十年(1625),统兵战察哈尔林丹汗,解
书名。清代西藏地方志书。分上、下两册(另有与之相同之手抄本称《乾隆西藏志》,分上、中、下3册)。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主要记述清军两次入藏驱逐侵藏之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康济鼐等4名噶伦简历
景颇语音译,意为“叫寨子的人”。系指过去景颇族村寨中负责传达山官命令和通知有关全寨公共事务的人。到了给山官或傣族土司出负担时,就在全村寨各处呼喊;某家盖房需要大家帮助,也由他负责通知。山官划出若干水田
丁零之一部。因居榆山而得名。榆山在今河北居庸关附近,与太行山东相接,故一说其实际上是西山丁零之一支。北魏泰常二年(417),榆山丁零翟蜀派人暗通刘宋,欲联宋反魏,事泄后,退入西山,联合西山丁零路支等起
西域古地名。见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宣徽院使贾公神道碑》。《明宪宗实录》作巴儿思渴、把思阔。《边政考》作把儿思阔。清雍正九年(1731),筑巴尔库勒城,设安西厅,隶甘肃布政司,以安西同知驻其地。“巴尔
见“阿吾勒”(1207页)。
即“赛特”(2467页)。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是当今大同城内最著名的古刹。有上、下寺二所,相距甚近。创建年代说法不一,有云“寺肇自李唐”,为“唐尉迟敬德增修”(明《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上
见“扯力克”(10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