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鹤
明代苗族教育家。辰州镇溪上涝(今属湖南吉首)人。正德(1506—1521)年间,在辰州虎溪书院受学于王阳明,后又两次随王阳明游学江西,是王阳明有才华的弟子之一。生性耿直不阿,尤厌阉官弄权,宁可不仕。王阳明平定宁藩之变后,受荐举为官,以故不就。回到故里镇溪司马溪设馆办学,免费教授乡里子弟。一生从事教育,培植人才,深受乡人爱戴。死后,葬镇溪鳌鱼山。清咸丰时,乡人为其建祠,立碑,并开设“源溪书院”以表纪念。诗作有《岳阳楼观涨》(七古)、《滕王阁集饮》。
明代苗族教育家。辰州镇溪上涝(今属湖南吉首)人。正德(1506—1521)年间,在辰州虎溪书院受学于王阳明,后又两次随王阳明游学江西,是王阳明有才华的弟子之一。生性耿直不阿,尤厌阉官弄权,宁可不仕。王阳明平定宁藩之变后,受荐举为官,以故不就。回到故里镇溪司马溪设馆办学,免费教授乡里子弟。一生从事教育,培植人才,深受乡人爱戴。死后,葬镇溪鳌鱼山。清咸丰时,乡人为其建祠,立碑,并开设“源溪书院”以表纪念。诗作有《岳阳楼观涨》(七古)、《滕王阁集饮》。
门巴族葬俗之一。流行于西藏墨脱地区。用于婴儿。将尸体用布包裹装入剖开的大葫芦里,在屋内底层挖深坑掩埋,平实地面,不留标记。忌外人知晓。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译者佚名。西夏文译者题款载为大明皇帝和皇太后御译,是为惠宗及其母梁氏皇太后。木刻梵夹本。计107面,每面6行,行17字。后有发愿文12面,为元皇庆元年(1312)作。除记述佛教在东土
加牛奶熬成的米粥。主要流行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达斡尔族地区。鄂温克人食用奶粥,是在中东铁路修成后,因当时大米输入量少,不将大米制作干饭,而放牛奶熬成粥吃。达斡尔族的奶粥,以稷子米、荞麦米
即“大武神王”(93页)。
书名。辽代僧人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撰。共4卷。为研读佛经而作的通俗字书,或于辽统和十五年(997)。收26430余字,注163,170余字,共189610余字。部首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各为1卷,每卷
见“耶律石柳”(1308页)。
召庙名。俗称阿巴嘎寺。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达尔罕乌拉山。属锡林郭勒盟,由阿巴嘎王管理。约清嘉庆(1796—1820)中,此寺寺址被阿巴嘎旗王爷左右星相家认为是一块风水吉地,经与克什克腾旗札萨克协议
武兴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武兴国君主※杨绍先子。梁大同元年(535)父卒,继位。遣使上表于梁,愿率4千户归附,被封为东益州长官。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兄弟辟邪继之。但据《周书·
见“蒙古八珍”(2330页)。
参见“希布察克部”(1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