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耀曾

和耀曾

清朝将领。字荣轩,纳西族。云南丽江白沙人。大理守城营都司和鉴之子。咸丰六年(1856),父卒,荫袭云骑尉职。保署维西协任都司职,曾奉命指挥杨玉科、张润等镇压杜文秀起义军。同治十一年(1872),同杨玉科攻克大理城,赏穿黄马褂,赐“达春巴图鲁”名号,记名提督,赏给田产。任内,赏恤死伤兵勇及培植丽、滇士子(包括昆明名士陈荣昌)。后署陕西汉中镇,继任贵州镇远镇总兵。10余年间,治兵有方,地方宁安,注意民间生理,督率所部修渠筑堤,连年按季节在道旁种植桐树,百姓受惠。卒于任,地方建和公祠并竖碑颂其政德。今祠碑均存。

猜你喜欢

  • 岭北驿站

    元代蒙古地区之驿站。岭北行省为元明统治集团的“兴王故地”,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已有通往内地和西域的驿站,供官吏和使臣往来及运送粮饷之需。至窝阔台汗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正式建立驿站制度,扩大驿站的路线

  • 阿史那社尔

    604—655唐朝突厥族将领。东突厥※处罗可汗次子。以智勇著闻。11岁时即拜拓设(突厥官名),建牙碛北,与颉利可汗子欲谷设分统铁勒、回纥、仆骨、同罗诸部,奉行“部从既丰,于我便足”之道,治众10年,无

  • 多尔济达木巴

    见“多尔济丹巴”(853页)。

  • 沙勒

    见“喀什噶尔”(2205页)。

  • 热朴甫

    新疆塔吉克族拨弦乐器之一。一称“热布卜”。塔吉克语音译。与维吾尔族地区热瓦甫近似,但较短粗。琴身以杏木制成,共鸣筒蒙以牛皮或马皮,以羊肠线作弦,共6根。琴音低柔悦耳。大多数牧民家庭都有配备。

  • 阿?

    ?—1364元末云南大理总管段功妻。蒙古族。元宗室梁王女。惠宗至正二十三年(1363),万胜(明二)率红巾军攻入云南,梁王弃中庆(今昆明)逃威楚(今楚雄)。段功(白族)奉召率大理军助梁王败万胜,迫红巾

  • 八寨起义

    明代壮族农民起义之一。侮称“八寨之乱”。时嘉靖(1522—1566)初年,广西上林、忻城、来宾三县交界处山区壮族农民,因封建统治者对其“制之太甚,或不堪命”(《粤西文载》卷29),被迫举行武装起义。周

  • 赤水城

    见“树敦城”(1578页)。

  • 骲箭

    一作骲头箭。古代,凡箭镞用骨制成者称此。清代内务府武备院特设一种箭匠承制,称“骲头作”。镞是用木制成的一种特殊装置(以椭圆形长约1寸的木头,凿成中空,侧起4棱,棱间各钻1孔),发射时受风则鸣,所以也称

  • 梯里已

    见“惕隐”(2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