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攀龙
清朝将领。直隶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人。回族。其先出自新疆回部。乾隆二年(1737)中一甲一名武进士,授头等侍卫。后历任福建兴化(蒲田)副将,及河南南阳、福建海坛、漳州诸镇总兵。十三年(1748),署松潘镇总兵,奉命征金川,隶于总督张广泗军,与总兵回将治大雄会师,攻占昔岭,金川头人降。十四年,金川事定,署固原提督。十六年(1751),任湖广提督,又任贵州提督,后病卒于北京。
清朝将领。直隶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人。回族。其先出自新疆回部。乾隆二年(1737)中一甲一名武进士,授头等侍卫。后历任福建兴化(蒲田)副将,及河南南阳、福建海坛、漳州诸镇总兵。十三年(1748),署松潘镇总兵,奉命征金川,隶于总督张广泗军,与总兵回将治大雄会师,攻占昔岭,金川头人降。十四年,金川事定,署固原提督。十六年(1751),任湖广提督,又任贵州提督,后病卒于北京。
?—950五代后汉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汉高祖刘知远从弟。少从军,渐至龙武小校。后晋初期,知远镇太原,为兴捷军都将,领袭州刺史、检校太保。后汉初,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兼义成军节度使,寻移镇
见“忽汗河”(1487页)。
见“伊循城”(806页)。
?—1676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齐墨特氏,世居喀喇沁地方。顺治五年(1648),从征江西叛将金声桓,攻南昌府,先登克城,以功赐“巴图鲁”名号,授二等轻车都尉。七年(1650),恩诏加授一等轻车都尉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境内那任秀玛地区,为从黄河南迁至刚察最早部落之一。相传200年前,从西藏拉萨彭波地方迁来四、五户牧民驻牧于今那任贡马地区,后原居黄南的刚察贡玛部落亦迁此。由于刚察贡玛部落内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其地在今青海贵德境。永乐六年(1408),首领锁南监藏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宣德十年(1435),其地荒歉,西宁卫发官仓给与谷种。后,依明例屡入朝贡马以获取回赐。
古道名。秦并六国后,为把统治势力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令常頞主持开凿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此路北起今四川宜宾,经云南盐津、昭通,南抵曲靖。因山路险峻,路宽仅为五尺,故名。汉武帝时又派唐蒙率
?—1164?金大臣。又名阿列,一名移特辇。契丹族。本姓耶律氏,天辅七年(1123),金左副元帅完颜宗望追辽天祚帝至天德,随父慎思归降,赐姓完颜。善骑射。皇统元年(1141),充护卫,累迁瓯里本群牧使
亦称筏子,古称革船。黄河中、上游一带回、东乡、保安、撒拉、汉等民族传统水上运载工具,以兰州一带为最多。由来已久。据《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曾遣兵乘“革船”南下水。《旧唐书
见“卦尔察部”(13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