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唐征高丽

唐征高丽

唐对高丽的多次用兵。始于贞观十八年(644),经太宗、高宗两朝,前后持续凡25年。隋亡唐兴,唐高祖下诏与高丽“修好”,一度改变隋与高丽交恶20年的局面。及唐太宗继位,于贞观五年(631)派人前往高丽收埋隋时战亡骸骨,毁高丽所立京观。十六年(642),高丽西部大臣盖苏文杀高丽王建武及诸大臣近百人,立建武弟之子高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比唐兵部尚书兼中书令)。太宗对建武之死颇恻然,又以新罗连年遣使告急,诉高丽之侵逼,太宗于十七年遣使谕令高丽勿攻新罗。以盖苏文拒从,十八年十一月,太宗亲率军出征,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总管,张亮为平壤道行军总管,统军10万伐高丽。次年四月,李绩渡辽河攻盖牟城(故址在今辽宁抚顺市劳动公园);五月,张亮副将程名振拔沙卑城(在今辽宁金县境);九月,以辽东仓储无几,士卒寒冻回师。是役,主战场在辽东,唐军虽攻克盖牟、辽东(故址为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白崖(在辽阳市东北山上)、安市(今辽宁海城县东南营城子)等城,徙其民约7万入唐境,俘南、北傉萨高延寿和高惠贞,但唐军亦死伤甚众。贞观二十一年(647)三月,太宗令牛进达、李绩分水陆两路再征高丽。李绩军至南苏(故址在今辽宁省境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木底(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木奇镇)等城,年底师还。次年第三次出征,以水军渡海入鸭绿江,进围泊汋城(故址在今辽宁境内之蒲石河入鸭绿江处),值太宗崩,无功还师。高宗即位,先后于永徽六年(655)、龙朔元年(661)多次调兵遣将往征。乾封元年(666)六月,盖苏文死,子男生代为莫离支,另二子男建、男产各树朋党攻男生。男生被迫由平壤走据国内城(故址在今吉林省集安县城),派子献诚入唐求救,唐令契苾何力率兵接应之,男生率师相会,唐即封其为玄菟郡公。十一月(一作十月),高宗命李绩等将兵征高丽。次年二月,渡辽河至高丽西境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山城)。总章元年(668)二月,拔扶余等30余城,在薛贺水(今辽宁丹东市西南之赵家河),破高丽兵5万,遂移营于平壤城南。男建频派兵出战,皆败。男建之大将、捉兵总管僧信诚密遣人通绩,愿开城门为内应。九月(一作十一月)绩军入城,俘高丽王高藏及男生等,境内皆降。十二月,绩押俘获还至长安。高宗以高藏政不由己,授其为司平太常伯,流放男建于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县)。又将高丽区域分置9都督府、州42,县100,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

猜你喜欢

  • 硬寨太保

    见“硬寨司”(2192页)。

  • 元亨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兴年号。1185—年?。

  • 火者

    见“忽察”(1486页)。

  • 西纳喇嘛班觉仁钦

    明代青海塔尔寺西纳七世活佛。崇祯七年(1634),马南王(即马安邦)反叛,夺取西宁城,西纳活佛以兵收回西宁,献给明朝。以功赐灌顶国师僧职,并赐金印、诏书等,同时在西宁城关赐建大牌楼一座以彰其功。

  • 马占鳌

    1830—1886清同治年间甘肃回民起军首领。字魁峰,又字鼎臣。经名“阿布都拉·阿齐兹”。甘肃河州(今临夏)摩尼沟何家庄人。回族。出身宗教世家。祖籍陕西大荔。早年在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学经,结业“穿衣”

  • 允天嘉木措

    1557—1587明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二世。生于巴尔康的瓦和堡。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在日喀则从大堪布官却坚赞出家学法。后曾赴隆务格德寺、达仓寺、若尔盖寺、桑曲寺等学经,并撰

  • 世职

    清代八旗制度中的一种官爵世袭制度。依其定例可分为两类:①世爵,即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其中又分为26等。此内,分两种情况:一是赐予“诰命”文书,得爵者子孙世袭原封之爵;一是赐予

  • 亦息渴儿

    见“阗池”(2386页)。

  • 努业勒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羌族

    自称“尔玛”、“尔麦”。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共有198252人(1990)。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以及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丹巴、北川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