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内惕隐司

大内惕隐司

见“惕隐”(2104页)。

猜你喜欢

  • 《慈悲道场忏法》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佛经。汉文本传为南朝梁代诸僧著,10卷。题款记皇太后梁氏和大明皇帝(惠宗秉常)御译。木刻梵夹本。有西夏时期御制序。前有忏法本事图,绘梁武帝妃郗氏化蛇、升天事,上有西夏文注释。存卷1及卷3—10。

  • 阿布尔海里汗

    ?—1749西部哈萨克(奇齐克玉兹)汗。一译阿布拉该尔汗。康熙五十七年(1718),引兵与准噶尔军鏖战于爱古斯河畔,败遁。雍正元年至三年(1723—1725),以策妄阿拉布坦遣兵攻夺塔什干等地,左、右

  • 和硕梅伦

    参见“梅伦章京”(1979页)。

  • 勐泐

    古地名。今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傣语音译,意为“黎明之城”。唐南诏时名茫乃道,属银生节度。宋大理时,始有其名,为傣族首领叭真建立“景龙金殿国”(又称“泐国)之地。元属彻里军民总管府,明改属车里宣慰司。隆庆

  • 倭恒额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郭贝尔氏。世居东布特哈莽鼐屯(今黑龙江讷河县)。※色楞额之弟。咸丰十年(1860),以委防御从征河南,镇压义军,赏戴花翎,官二等侍卫。同治十二年(1873),以帮统率察哈尔蒙古八

  • 畏兀儿地

    古代维吾尔族分布地区。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封地内。畏兀儿即唐代回纥(回鹘),今维吾尔族。畏兀儿地指元初高昌回鹘国主亦都护统治的地区。《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传》:回

  • 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

    1921—1949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新疆阿图什人。维吾尔族。青年时曾先后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省立一中和新疆学院读书。因受共产党员王寿成、林基路等影响,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

  • 红宫

    西藏古建筑名。有二解:一指松赞干布在逻娑红山(即今布达拉山)所建之小宫室,称“颇章墀孜玛波”,据《贤者喜宴》载,在赞普芒松王时此宫被焚毁;二指赤松德赞时在桑耶地区所建之红宫,实际是两座神殿,分建于桑耶

  • 嘉陵江志

    书名。回族学者马以愚著。分上下两编,计26章。上编包括源流、辨名、滩险、航运、名胜、文艺共6章,下编分县记述,包括宝鸡、章凤、两当、徽县、略阳、宁强、广元、昭化、剑阁、苍溪、阆中、南部、蓬安、南充、岳

  • 宰相府

    ①历代总揽政务的官员称宰相,其官署称宰相府。 ②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建置于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辽史·列传》曾记,萧只鲁于遥辇氏时为北府宰相。有人推测,是府建立可溯至※涅里扶立※阻午可汗之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