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彝震

大彝震

?—857

渤海国第十一世王。宣王※大仁秀孙。唐大和四年(830)仁秀死,以嫡孙权知国务。次年,受唐封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改年号咸和。即位后,在其祖父“中兴”的基础上,使“海东盛国”渤海进入鼎盛时期。积极发展境内经济,将熟铜等大批物产运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县)与中原进行交换。多次派遣学生入唐学习汉籍经典,传播中原文化,其批数和人数,在渤海诸王中均居首位。一佚名王子以能诗善赋被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赞为:“疆理虽万重,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并屡与唐幽州地方相聘问,厚待幽州使者张建章,张返回后撰有著名信史《渤海记》。又仿唐制最后厘定渤海行政机构和京、府、州、县名称。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之渤海城池宫阙遗址,亦为是时所建。唐文宗称誉他治理渤海“遵礼仪而封部和乐,持法度而渤海宴宁”。大中十一年(857)死,弟大虔晃立。史失记其谥号。

猜你喜欢

  • 库叶

    见“库页岛”(1109页)。

  • 迷儿军万户

    详见“止贡万户”(290页)。

  • 阿巴哈纳尔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地在西林河(今锡林郭勒)畔,约当今锡林浩特市(原阿巴哈纳尔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诺密特默克图,始名所部日阿巴哈纳尔。役

  • 凤城直隶厅

    地区名。位于今辽宁省东南部。清光绪二年(1876)置,治所即今辽宁省凤城县。辖域东西665里,南北400里。东界兴京府辖安县,西邻奉天府盖平县,南临渤海,北接兴京府怀仁县。商属貊地。汉

  • 固木布

    参见“衮布”(2091页)。

  • 金沙江

    河名。古称“神川”、“丽水”、“犁牛河”,藏语“哲曲”。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中段,上游为通天河,东南流至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入四川、西藏边境,又南流入云南西部,经丽江纳西族

  • 尉厥里

    见“乌古部”(332页)。

  • 奚枢密院

    官署名。契丹灭亡前夕,保大三年(1123)正月,奚王回离保率军自南京(今北京)逃出,至箭笴山自立,称“奚国皇帝”,改元“天复”,分司建官,置奚、汉、渤海三枢密院。是年五月,回离保被杀,该政权瓦解。

  • 花腰

    见“罗武”(1415页)。

  • 萨班致乌思藏蕃人书

    元代管理西藏地方重要历史文献。又称《具吉祥萨迦班智达致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诸善知识大德及施主书》。萨班,藏语意为“萨迦大师”,名公哥坚藏(又作衮噶坚赞,1182—1251),藏传佛教萨迦教派五位祖师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