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荔国

大荔国

古国名。又称大荔戎国。西戎八国之一。春秋时※大荔之戎所建,以大荔(今陕西大荔县)为中心,在洛河流域筑城数十,国主称王。王城位于今大荔县东南朝邑镇西南。是时,在西戎八国中,以“义渠、大荔最强”(《后汉书·西羌传》)。秦厉共公16年(前461),秦以兵两万伐之,取其王城,国亡。后,秦于其地置临晋县。参见“大荔之戎”(95页)。

猜你喜欢

  • 昂锁

    藏语音译。原意为侦察和守望边境者。后逐渐演变为管理军民的官吏。约始设于元朝,为大活佛下的管理人。至明代演变为大活佛下的政教首领。在安多地区,为政教合一部落中管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其产生有家族世袭、轮流充

  • 韩宝

    ?—1385撒拉族土司始祖。旧名神宝,明初始改为韩宝,取“韩”与“汗”的谐音。青海循化(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受元封为积石州(治今循化县)世袭达鲁花赤(镇守官)。明洪武三年(1370)

  • 佛仓

    活佛私有财产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活佛个人化缘、诵经收入和施主向活佛奉献的财物及活佛衣食住行等费用的支出。其规模视活佛等级地位之高下,而有很大的悬殊。大的佛仓设※商卓特巴一名,下辖※绥本喇嘛及众多办事服

  • 玉列赤

    蒙古语。又译“威埒齐”。《元史语解》释为“作工人也”。仁宗延祐六年(1319),设置玉列赤局,隶尚工署,置提领、大使各1员,秩从七品,专掌裁制缝线之事宜。玉列赤即从事该项工作之人。

  • 绍兴和议

    金、宋间重要和约。前后两次。皆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故名。金继太宗灭北宋后,欲一举再灭南宋,未果。遭各地军民强烈反抗,主战名将岳飞、韩世忠、张浚等抗击尤为得力,阻金南下,收复失地。天会十三年(1135)

  • 长清

    ?—1837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钮祜禄氏。内大臣策楞之孙。以荫生授兵部主事。累迁郎中。嘉庆二十四年(1819),出为广西左江道,复为兵部郎中。道光五年(1825),加副都统衔,充阿克苏办事大臣。六

  • 斡尼则啰

    见“皇城司”(1701页)。

  • 靖逆城

    古城名。位于今甘肃玉门市赤金堡西北。旧为赤金蒙古卫地。康熙五十七年(1718),为防御策妄阿拉布坦而置。城周2里1分5厘,有南、北2门。为靖逆卫所在地。靖逆同知驻扎。雍正三年(1725),裁同知,以柳

  • 西谢蛮

    又称琰州僚。唐代对牂柯郡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因渠帅谢氏而得名。其先世乃西汉末年样牂柯郡大姓之一。西晋时谢氏官为牂柯太守,成为一方之长。所统西部居民,故称西谢,分布在今贵州安顺、镇宁、紫云、关岭普定、平

  • 洪水泛滥史

    彝族历史专著。流传于黔西地区。成书较早,具体时间和作者不详。有汉文译本。主要记载古老的神话传说,往往把人神灵化,又将塑造的神灵人格化,人神相融。着重叙述大地洪水泛滥,淹没万物,仅剩下一个山头,人类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