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焕
清朝大臣。字章甫。蒙古镶白旗人。监生出身。光绪十七年(1891),赏记名副都统衔,为驻藏帮办大臣。十八年,奏请驰封班禅外祖父期美汪布公爵。十九年,奉命与英国特派驻哲孟雄立之行政长官柏尔在大吉岭签订《藏印续约》九款。二十年三月十三日,照会印度总督,就藏印勘界事,在亚东会商,最后未能立界。二十三年(1897)返京。二十五年(1899),改乌里雅苏台将军。宣统二年(1910)任成都副都统。
清朝大臣。字章甫。蒙古镶白旗人。监生出身。光绪十七年(1891),赏记名副都统衔,为驻藏帮办大臣。十八年,奏请驰封班禅外祖父期美汪布公爵。十九年,奉命与英国特派驻哲孟雄立之行政长官柏尔在大吉岭签订《藏印续约》九款。二十年三月十三日,照会印度总督,就藏印勘界事,在亚东会商,最后未能立界。二十三年(1897)返京。二十五年(1899),改乌里雅苏台将军。宣统二年(1910)任成都副都统。
?—936后唐将领、后晋宗室。字奉信。其先本西域石国胡人,后从沙陀附唐,故也称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石万诠子,后晋国君石敬瑭堂弟。少善骑射,事后唐庄宗李存勖,以战功,累历军职。天成
见“毛里孩王”(360页)。
呼和浩特十五大寺庙之一。亦称舍利(力)图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明万历间(1573—1620)蒙古土默特部首领僧格始建。该寺第一世活佛希迪图噶卜楚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文,甚受第三世达赖喇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东部后套平原上,南临黄河。西汉为五原县。东汉初,匈奴南单于曾分部众屯此。清为乌喇特部牧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置厅。1912年改县。乌加河流贯,渠道纵横,灌溉发达
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办事机构。设文案、帮文案各1人,稿书3人。负责拟公文,呈递钦差驻藏大臣审核,经修改后,再发交满印房缮写。人员由驻藏大臣调藏随员充任。宣统(1909—1911)年间,由驻藏大臣联豫奏准,
见“都掌蛮”(1816页)。
1903—1956革命活动家。蒙古名都楞仓,字雁秋。内蒙古原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蒙古族。热河师范学校毕业。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书名。作者名佚。1册。略述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至二十二年(1896)一月,西宁府、循化、巴燕戎格、大通等处回族、撒拉族人民起义及其被镇压的经过。别录当时电旨、电奏,并附有西宁城防及攻守图10幅
见“西宁管辖四十族”(716页)。
1561—1624后金将领,五大臣之一。又书何和礼。满族。栋鄂氏。世居瓦尔喀,后移栋鄂部(今辽宁省桓仁县浑江流域及富尔江下游一带),以地为氏(因为栋鄂水,即今浑河上游大雅河)。栋鄂部长克彻巴颜孙,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