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奥鲁赤

奥鲁赤

①蒙元时期蒙古官名。详见“奥鲁”(2252页)。 ②(1232—1297)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部人。※忒木台子。有智勇。早年为宪宗宿卫。八年(1258),从征蜀,攻钓鱼山。世祖至元五年(1268),从阿术攻襄阳,为蒙古军万户。次年,袭父职,领蒙古军4万户。十一年随丞相伯颜攻宋,招降鄂州(今武昌),迁昭毅大将军。次年,副参政阿剌罕攻取独松关。十三年,迫宋降。以行省参知政事行湖北道宣慰使,止侵暴,恤孤弱,号令严明,民悉复业。升中书左丞、行宣慰使。十八年,镇压湖南周龙、张虎等起义,拜行省右丞,改荆湖等处行枢密院副使。二十三年,升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奉命佐镇南王脱欢征交趾,归,改江西行省平章。二十六年,授同知湖广等处行枢密院事。成宗即位,进江西行省平章。卒,追封郑国公,谥忠宣。 ③元朝宗王。又译奥鲁只。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子。至元六年(1269),封西平王。九年,受命与诸王阿鲁帖木儿、秃鲁及西蜀都元帅也速答儿征建都,次年降之,擒其首领下济等4人。十一年,置建都宁远都护府以治其地。翌年,率诸王忙哥剌、只必帖木儿等所部蒙古军征吐蕃。曾会同诸王阿只吉,征察合台系叛王笃哇,为叛军所败,兵溃。三十年,遣所部军9千随万户张邦瑞西征。成宗大德七年(1303),受赐南恩州13604户为食邑。约卒于大德十年(1306)后。

猜你喜欢

  • 拴线礼

    傣语称“蜀欢”、“亮欢”。傣族传统礼仪之一。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在祝贺结婚、久别重逢、婴儿新生或建成新房时举行。由年长者将红线拴在被祝贺者手腕上,以求吉祥。在婚礼中,则表示祝贺新婚夫妇白

  • 文程

    清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乔噶木克氏。世居科尔沁地方。后金建国初归附,授辖员。天聪三年(1629),升梅勒章京,从征明至通州,败明经略卢象升兵。崇德六年(1641),从征明,围锦州,复败洪承畴兵。论功授

  • 李继迁

    963—1004夏州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曾改名赵保吉。宋银州防御使李光俨子,母罔氏。生于银州无定河侧之山寨(在今陕西米脂县境,今称李继迁寨)。幼善骑射,智勇双全。宋开宝七年(974)授管内都

  • 术哲达鲁虢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术者达鲁虢部。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达鲁虢部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圣宗释免奴隶,置部,从而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

  • 山南基巧

    藏语音译,又称洛基,意为“山南总管”。原西藏地方政府所辖专区级行政机构之一。设四品僧俗官员各1人。前九任总管,仅设1名俗官,十任总管始改为僧俗各1。基巧府驻泽当,下辖乃东、穷结、贡嘎、僧格、桑日、门达

  • 撒剌

    ①契丹语音译,意为“酒樽”。辽代有以此命名者,如太祖时有皇弟撒剌。太祖之佐命功臣耶律斜涅赤字撒剌。

  • 顺圣元妃

    见“萧耨斤”(2000页)。

  • 白鹿原

    地名。在今陕西兰田县西灞、浐二水之间,北至灞岸,南连秦岭,东西15里,南北40里。亦称霸陵源。东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前秦丞相苻雄等击败东晋桓温军于此。

  • 察卜齐雅勒庙

    即“仰华寺”(801页)。

  • 郝度元

    西晋起义首领。族属匈奴。郝散弟。惠帝元康四年(294)五月,随兄起兵反晋。八月,兄被冯翊都尉杀害后,于六年五月,复与冯翊(治今陕西大荔县)、北地(治今陕西耀县东南)之马兰羌、卢水胡举兵反晋,攻北地,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