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护

宇文护

513—572

北周宗室大臣。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宇文泰兄宇文颢之少子。父死,随泰在葛荣军中,荣败,迁晋阳。北魏普泰元年(531),至平凉(今甘肃平凉县),掌泰家务。永熙三年(534),任都督,从征侯莫陈悦。后以迎孝武帝功,封水池县伯。西魏大统初,加通直散骑常侍、征虏将军。从泰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战河桥,以功迁镇东将军、大都督。八年(542),进车骑大将军。十二年(546),封中山公。十五年( (549),出镇河东,迁大将军。恭帝三年(556),受泰遗嘱辅佐其子。孝闵帝元年(557)正月,拥立泰第三子宇文觉代西魏称周天王。自任大司马、晋国公。寻进大冢宰。专权擅政,肆杀朝臣,事无巨细,皆先断后奏。九月,废杀觉,立泰庶长子毓为帝。明帝二年(558),进为太师。武成元年(559),虽上表归政于明帝,仍执掌军国大事。忌帝有识量,于次年四月密遣人毒害之。立毓弟宇文邕为帝。保定元年(561),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总于天官。次年,命柱国大将军杨忠率步骑1万与突厥连兵代北齐,至晋阳而返。三年(563),征兵20万围攻洛阳,因北齐援兵至,无功而还。前后执政15年,对稳定北周局面起了一定作用。自恃有功,专横跋扈,诸子贪残,僚属纵逸,仗势蠹政害民。天和七年(572)三月,进宫朝见太后时,为武帝所杀,其子及亲信皆被杀或除名。建德三年(574),诏复原封,谥荡。

猜你喜欢

  • 凤凰山

    山名。畲族传说中的发祥地。座落在广东潮安县北25公里处,跨饶平、丰顺两县,方圆数十里。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主峰大髻海拔1498米。传说畲族先祖源于此山,始祖盘瓠死后葬于此山。今山区仍居住着不少畲族,保

  • 阿旺罗桑曲旦

    1642—1715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一世(一作二世)。一译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加佛教传说的十三位先世,亦称第十四世。汉族。生于青海宗喀(今湟中县)依格地区达曲格村,与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同乡

  • 傣语音译,又作“叭雅”。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地方头人的称号。原车里宣慰使司辖12版纳、30余勐。其中有20余勐皆设有“召勐”,亦称土司。每个勐的土司司署设3—4个当权人,称“大叭”,为首

  • 罗盛

    即“逻盛”(2062页)。

  • 纰论

    藏语音译,意为“外相”。吐蕃官名。《唐书·吐蕃传》则称“悉编”。为专管吐蕃外事活动的一般官员。其上有大外相,称“悉编掣逋”,与《唐蕃会盟碑》之“纰论伽罗笃波”(意为“外相同平章事”)相当。重大外事由大

  • 丰绅济伦

    ?—180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一等忠勇公、和硕额驸福隆安之子。初以公主之子,命视和硕额驸品秩,授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奉宸苑卿。乾隆四十九年(1784),袭忠勇公爵,累官兵部尚书、领銮仪卫。

  • 西山丁零

    丁零之一部。西山即指今太行山,因在河北平原之西而得名。自十六国以来,此即为丁零聚居之地,有翟氏、鲜于氏、路氏等。北魏皇始二年(397),拓跋珪南攻后燕中山等地,慕容氏内讧,慕容宝弟慕容麟逃出中山,西入

  • 全宁县

    见“全宁路”(830页)。

  • 兀秃河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满洲源流考》作乌屯河所,并说清代有乌屯河,在齐齐哈尔东,出兴安岭,东入混同江(今松花江)。

  • 尉拨

    北魏将领。代人。原为尉迟氏,后改今姓。初为太学生,后因从兖州刺史罗忸征战有功,获介休男爵。继受命进攻吐谷浑,获其众1000余落,抚其众300余落,以功晋为子爵。寻迁晋昌镇将。以绥怀边民有方,颇著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