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寺洼文化

寺洼文化

新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的一种。又因其遗物中有青铜器或测定年代为商末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近来考古学界又将其划入青铜时代文化的一种。以首先出土于甘肃临洮城南约20公里的寺洼山而得名。遗址堆积在马家窑文化层之上,故晚于马家窑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陇东南洮河流域,向东延伸至陕西凤县,向西达湟水流域。陶器以马鞍形口双耳罐为主要特征。典型的质料、工艺,是陶土中羼杂研碎的陶末,手工制做,底部由内面塞进。色彩有砖红、灰黑等,质地粗糙。有石制、陶制弹丸和谷物的印痕,证明已进入狩猎业、牧业和农业并存的阶段。和马家窑、齐家、半山、辛店、卡约、上孙家文化有一定联系,但有明显特点。墓葬中出现火葬,将骨灰盛于陶器中埋葬。专家认为其分布地区也与先秦时期氐、羌的居地大致相符,火葬习俗行于氐羌民族中,推测文化的主人与氐羌关系密切。

猜你喜欢

  • 卢不姑

    见“耶律鲁不古”(1328页)。

  • 佐扎

    藏语音译,宗(相当内地之县)政府职官名。原西藏地方政府时,由政府、贵族或寺院各自委派的庄头和乡吏。僧俗各1人,为世袭,专司差役的摊派与检查,处理案件,出席宗政府会议。例由群众推选,宗政府任命。无物质待

  • 小汉

    见“萧翰”(1992页)。

  • 萧耨斤

    ?—1058辽朝第六代皇帝圣宗之元妃。契丹族。为太祖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女。初为宫人,开泰五年(1016),生皇子宗真,被立“顺圣元妃”。时正宫齐天皇后生子早卒,取宗真养之以为己出。太平十一年(10

  • 单于大都护府遗址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10公里的土城子。是唐朝在汉代襄郡盛乐城址的北部修筑的城市。龙朔三年(663),在此设立云中都护府。麟德元年(664),改为单于大都护府。垂拱二年(686),改为镇守使。圣历元年(

  • 中襄王

    即“中川王”(293页)。

  • 赫图卫

    见“好屯卫”(937页)。

  • 梁唐晋汉周书

    见“旧五代史”(523页)。

  • 拉新河卫

    见“纳速卫”(1270页)。

  • 木仲毅

    即“沐仲易”(1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