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左宝贵

左宝贵

1837—1894

清末反帝爱国将领。字冠廷。山东费县地方镇(今山东平邑地方镇)人。回族。出生于贫农家庭,幼孤,到处流浪,以皮匠谋生。咸丰六年(1856),由行伍投效江南军营,曾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官至副将。光绪(1875—1908)初年,任高州镇总兵,长期驻奉天(今辽宁沈阳)。骁勇有谋,晓兵事,治军严明。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兴办学校、医院。光绪七年(1881),出私财于沈阳立同善堂,内有天花预防、育婴及养老所等。并倡导重修家乡地方镇清真寺。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奉命率军东渡鸭绿江入平壤。与卫汝贵等所率回大军,共抗日军,负责守卫平壤。9月14日夜,日军逼平壤,清军主帅叶志超欲弃城逃跑,宝贵拒从,并派亲兵将叶监守,率军防守牡丹台一带及玄武门,沉着应战,屡退敌军,虽身负重伤,仍立誓死守,裹创指挥。9月15日,牡丹台失守,遵照回族礼节,先期沐浴,身穿朝服,守卫玄武门,亲燃大炮轰击日军,带领清军英勇奋战,拼死抵抗,后中炮牺牲。追赠太子少保,谥忠壮,并在其故乡建衣冠冢。

猜你喜欢

  • 大拱北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寺址在甘肃省临夏市西北。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在大拱北门宦教派的创始人祁静一(1656—1719)的墓园基础上,逐步扩大建成。民国初曾遭兵燹,古物古画被毁,后逐渐恢复。

  • 八大臣

    清初八旗中的八固山额真。与八旗各主旗贝勒,彼此为君臣或主仆间关系,故有是称。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清太宗皇太极与诸贝勒定议,八旗各设总管大臣一:正黄旗纳穆泰、镶黄旗额驸达尔汉、正红旗额驸和硕图、

  • 阿朱

    见“阿城”(1194页)。

  • 窟含真

    即“库合真”(1109页)。

  • 河中府

    西域古地名。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长春真人西游记》云:邪米思干(撒马尔罕)大城,西辽时,名为河中府。耶律楚材《再用韵纪西游事》诗“河中花木蔽春山”句下自注:“西域寻思干(撒马尔罕),西辽目

  • 卡日嘎玛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萨满供奉的神灵之一,主司捕渔、狩猎之事。神像为一男一女。

  • 石抹荣

    金将领。字昌祖。契丹族。石抹氏。先辈仕辽。年6岁,父惕益护从辽天祚帝奔天德,与母流离道路,为金宗室完颜谷神收纳。年长,事秦王完颜宗翰,居幕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充护卫。迁宿直将军。海陵王天德元

  • 卓索图盟

    清内蒙古诸盟之一。因所辖喀喇沁左、中、右翼3旗和土默特左、右翼2旗及后附的喀尔喀左翼旗、锡埒图库伦旗,在土默特右翼旗(今辽宁朝阳)境内卓索图地方会盟,故名。位于今辽宁省西部,内蒙古昭乌达盟南部,大凌河

  • 族名。中国傣族的自称。读作“Dai”。其先民汉晋时称“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称“金齿”、“银齿”、“茫蛮”、“白衣”等;元明时称“白衣”、“百夷”,清以后称“摆夷”或“摆衣”

  • 维朗

    佤语音译。云南佤族地区男子日常广泛使用的一种长刀。刀长约50—60厘米,宽5—6厘米,既是生产工具,又是护身武器,俗称“万能工具”,男子出门大多随身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