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尔达齐

巴尔达齐

?—1654

清初达斡尔族著名首领。又作巴尔达奇。世居塞布奇屯,以地为氏,姓色博克。后移居黑龙江北精奇里江畔多科屯,改称精奇里氏。后金天聪八年(1634,一说二年)率众来朝。至崇德年间,先后入朝达十八次,倾心内附,岁贡方物,尚宗室女,为额驸。索伦部首领博木博果尔叛清,黑龙江南北各城、屯俱附之,独其所属之多科屯人不为所动,又说服果博尔、博和里、噶尔塔孙、木丹、都孙、兀喇喀、得都尔等7屯人众附清,为清军统一黑龙江地区作出贡献。顺治六年(1649),因沙俄入侵,含族由黑龙江以北迁至嫩江、讷河、诺每河等地区居住。自以额驸身份,率家族移居北京,编入满洲正白旗。初授三等男爵,累至一等男。十一年(1654,一说十二年)卒。葬于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今大屯华严厂)。敕立《一等阿思哈哈番巴尔达齐碑》,以志其功。

猜你喜欢

  • 高说昌

    渤海王国官员。仕于文王大钦茂(737—793年在位)之世,曾数次随使团聘日。唐大历十四年(日本宝龟十年,779)秋,随高泮弼访日,任通事。在日期间,因同行铁利部首领要求座次在其上,发生争执。日本太政官

  • 高昌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首府置于汉高昌壁故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 四捷军

    契丹军名。契丹在与宋战中,所获归降者分置二部,一为四捷军,一为归圣军。《辽史·百官志》载有四捷军都指挥使司,属南面军官职。

  • 勒系腰婚

    旧时裕固族婚俗。流行于甘肃省肃南县康乐等地区。裕固族男女都有一条宽约30厘米,长约4米的绸腰带,俗称系腰。其婚姻形式的特点为男女交换腰带,并系在各自的腰上,故名。姑娘长到15或17岁时,家长作主为其戴

  • 踩秧堂

    苗族节日。盛行于贵州东南部。每年农历正月或二、三月择日举行。行期3—5日。日期由各寨自行决定。届时未婚或※不落夫家之男女青年及群众成群结队,身着盛装参加盛会,跳芦笙舞。已生育之少妇不能参加跳舞,只能在

  • 文州

    古州名。西魏置。治所在曲水县(今甘肃文县白龙江南岸)。南北朝时※文州蛮居此。隋大业初废。唐初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阴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文州,建中三年(782),移治文县。元改文扶州

  • 扎差

    藏语音译,即“喇嘛差”。是寺院领主对农牧民的剥削形式之一。旧时西藏地区寺院头人经常以勒派方式,让一些贫苦农牧民子弟到寺庙来,名义上是当喇嘛,实际是在寺院中当差服役,※差巴有3子者,2子去支差,※堆穷(

  • 保天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严年号。1129—?。

  • 川滇边务大臣

    参见“边务大臣”(655页)。

  • 帛衣头大兄

    高句骊国官号。在诸史所列高句骊国12级“大官”名号中,其仅见于《新唐书》,为第四等级,位于“太大使者”之下,※大使者”之上,并记其秉国政,三岁一易(称职者不拘年限);更代时有不服者则率兵相攻,其王闭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