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师范

师范

1751—1811

清代白族学者。字端人,号荔扉,别号金华山樵。云南大理府赵州(辖今凤仪、弥渡)人。祖籍山西洪洞县师村,先世于明初随沐英出征云南,以功被封为世袭指挥使,落籍赵州,世代与白族通婚,融入白族。父师问忠博学有才,曾中乡试第二名,以文史训导子弟,故自幼得父学而光大之。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乡试第二名,后六次入京会试均不第。五十二年(1787),补剑川州(今云南剑川县)儒学训导。继奉命办理西征廓尔喀军需,代理知州事,以军功保授安徽望江县知事。在职8年,为官清廉,以爱士恤民为己任;兴利除弊,不畏强暴,严惩贪官污吏;兴办教育,在县衙开设“小停云馆”,广收志士学子读文史,研习经籍,咏诗作赋,评议现实,考书院诸生学业之进退,亲为讲说,培养了一批有造诣的人才。桐城名士姚鼐赞之曰:“为人恺悌忠信,笃于友谊,爱士殷殷,出于至诚。”后因重听致仕,贫困不能返故里,客死望江,家无余财,惟书籍数千卷。士民悲泣,未受恩者,且为经理丧事。幸获济南守张鹏升(溟洲)资助,送灵柩归葬弥渡。毕生勤于史学,并工诗文,亦喜作画,对滇、皖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乾隆五十五年(1790),即与袁文典、袁文揆兄弟共同编纂《滇南诗略》。在望江又完成多种著作的编纂和著述,搜集望江先哲43家诗文,成《雷音集》,以讽后学。又辑《二余堂丛书》12种,以广传播。自著《金华山樵前后集》、《二余堂诗文稿》、《抱瓮轩诗文汇稿》、《小停云馆芝言》等,均在望江付梓。又纂《南诏征信录》3卷(未刊行)。晚年纂成巨著《滇系》40卷,分疆域、职官、事略、赋产、山川、人物、典故、艺文、土司、属夷、旅途、杂感等12类,博采400余种书籍,记录了有关云南少数民族的众多资料,持论确而取义精,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通志史书、有关云南的百科全书。姚鼐称赞此书“论古今之是非,综核形势之利弊,兼采文物,博考古实”。后人莫不赞叹其治学精神。

猜你喜欢

  • 阿勒坦妣吉

    见“齐齐克妣吉”(869页)。

  • 贵州和云南省

    书名。英文原名《Kwiechowand Yun-nan Provinces》。英国传教士克拉克(G、W、Clark)著。1894年“上海信使”社出版。全书296页,共分13个专题。内容包括:苗、回、布

  • 宇文毓

    534—560北周皇帝。557—560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庶长子。生于统万城,因名统万突。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善属文,词彩温丽。西

  • 白音大赉

    ?—1908清末东部蒙古抗垦斗争首领。内蒙古卓索图盟士默特左旗(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蒙古族。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全面推行放垦蒙地。三十年(1904),组织武装,进行抗垦斗争,活动于

  • 纳赶

    布依语音译,意为“把事田”。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罗甸、望谟、贞丰等地。为※亭目分给属下土职人员如师爷、总内把事、老总头、把事的职份田。以其田所产作为亭目支付给他们的薪俸

  • 大中国

    云南古国名。一作太中国。宋代绍圣元年(1094)大理国权臣高升泰取代国主段正明后所建。升泰在位二年死,其子高泰明遵遗嘱去国号,归政于段氏,立段正明弟段正淳为国王,仍称大理国,或称后理国。

  • 百官质孙

    元代勋戚、朝臣及近侍等赴内庭大宴时所着特制衣冠。又作百官质孙服。均为皇帝所赐。冬夏之服不同。冬有9等,夏有14等,其制如一,盛饰珠翠金宝,穷极华丽。参见“质孙宴”(1467页)。

  • 敞稳

    见“常衮”(2042页)。

  • 石抹卞

    金将领。本名阿鲁古列。契丹族。石抹氏。群牧使五斤子。自幼习武,年十三已能射。天会(1123—1137)末,隶右监军完颜宗弼(即兀术)帐下。拒附太师完颜宗磐、左副元帅完颜挞懒,及宗磐、挞懒以罪诛,人多以

  • 罗布希

    ?—1676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齐墨特氏,世居喀喇沁地方。顺治五年(1648),从征江西叛将金声桓,攻南昌府,先登克城,以功赐“巴图鲁”名号,授二等轻车都尉。七年(1650),恩诏加授一等轻车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