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带地制

带地制

解放前我国东北延边一些朝鲜族地区的地主对佃农一种双重剥削方式。当地农民向地主租种土地,除规定收成时对半交租外,还必须额外给地主无偿代耕一定数量的土地,谓之“带地”,故名。

猜你喜欢

  • 伊喜当增旺扎拉

    19世纪末著名蒙医。原籍察哈尔,7岁到鄂尔多斯郡王旗公昭庙。自幼学医,精通蒙、藏文,善诗文。从38岁起,周游蒙古各地行医。以藏文著《珊瑚验方》(藏文名《朱如道沙拉》),以治疗各科疾病为主要内容,兼叙药

  • 察瓦巴宿

    参见“八宿”(22页)。

  • 即“乌稽侯尸逐鞮单于”(355页)。

  • 西钁里

    见“东钁里”(513页)。

  • 勒司廊

    见“司廊”(654页)。

  • 牙署

    即“牙书”(285页)。

  • 石显

    见“乌林答石显”(348页)。

  • 打郎

    ①明代东蒙古右翼鄂尔多斯万户之一部。蒙文史籍作达拉特。达延汗初年为异宗领主亦不剌太师占据。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败右翼3万户,驱逐亦不剌后,封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3万户济农(亲王),领有该部

  • 盛京边墙

    见“柳条边”(1576页)。

  • 硕隆山卫

    见“失郎山卫”(5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