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干木古

干木古

纳西语音译。“干木”为女神“里底干木”的简称或尊称,“古”为“祭”,意为“祭祀干木女神”。汉称“狮子山会”、“朝拜狮子山会”。旧时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纳西族的传统民族节日。传说狮子山乃女神干木的化身。她是众山神之首,管辖周围的男山神,主宰人口兴衰、农业丰歉、牲畜繁衍和人世的婚姻和生育。每年七月二十五日干木女神和众山神要去西藏娱乐。为使女神愉快,祈求人畜兴旺,庄稼丰收,万事昌盛,人们,特别是男女青年,于是日盛装聚集于泸沽湖畔的狮子山麓,数家或数十家共燃一堆松枝篝火,洒上蜂蜜、糌粑、牛奶、茶、酥油和鲜花等祭品,谒拜狮子山。拜毕,就地野餐,尽情欢乐。在返里途中,进行赛马活动。有些青年男女结伴绕游狮子山,有的露宿偶居,进行社交活动。

猜你喜欢

  • 不入八分镇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九等之称。乾隆十三年(1748),从镇国公一爵内分出,始正式立此爵名。前镇国公一爵,有入※八分、不入八分(分,去声)之分。入八分镇国公位列14等封爵中第七;不入八分镇国公位列第九

  • 兀慎打儿罕剌布台吉

    1509—?明代蒙古右翼兀慎(乌审)部领主。简称拉布克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巴尔斯博罗特第三子,※俺答汗弟。驻牧于大同以北的葫芦海子,在大同守口堡与明朝互市。嘉靖二十一年(1542)长兄吉囊

  • 椿集

    即“春稽”(1568页)。

  • 步迦可汗

    见“达头可汗”(731页)。

  • 南渠

    见“相思埭”(1573页)。

  • 包衣喇嘛

    清代陵寝寺庙喇嘛。清制,在东陵隆福寺和西陵永福寺都设有包衣满洲喇嘛。如宫缺一样,缺出时由镶黄、正黄和正白三旗包衣佐领下人挑补,亦可在陵上一般服役的包衣满洲人中选补。参与陵寝祭祀等活动。

  • 乌鲁达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狍皮被。因以狍皮制作得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有两种:一为口袋形的,冬季外出狩猎用,入睡在里面不透风;一为敞开式的,形同棉被。双人的一般用7至9张狍皮,也有用10余

  • 斛速益里干

    即“水达达”(424页)。

  • 楼船

    古代战船名称之一。有二层或三层故名。春秋时吴、越国有大量制造。《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有)楼船之卒三千,造鼎足之羡”。至汉代时相当发达,据明人茅元仪《武备志·战船》记述汉代楼船称:“船上建三

  • 土默特地亩回赎章程

    见“清理地亩总局”(2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