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府兵制

府兵制

西魏大统年间(535—551) 鲜卑宇文泰所建兵制。由兵牧合一的部落兵制发展而来。初置12军,以诸将分别统率。其成员多为鲜卑人,基本上由贺拔岳的武川军团、侯莫陈悦属下的李弼军团以及“六坊之众”随孝武帝西入关中的北魏宿卫禁旅组成。后逐渐吸收关陇汉族豪强地方武装,兵员日趋增加。共组成24军,由6柱国分领,下设12大将军、24开府、48仪同。每一仪同领士兵千人,6柱国合众4万8千人。军士由各级将领统率,另立户籍,与民户有别。平时牧耕,但要按规定自备弓刀参加训练或作战。北周武帝(560—578年在位)后期,府兵军士改称侍官,除鲜卑成员外,广募汉族农民等充之,去其县籍,兵民分治。不属柱国,由皇帝直接控制,负有更番宿卫和作战御侮之责。此制日益与均田制相结合,兵员达20万人左右。隋初确定军府名称为骠骑府,骠骑将军为长官,车骑将军为副,有时也设立与骠骑府平行的车骑府。大业三年(607),改称鹰扬府,各府分隶12卫,军人称卫士,其户籍改属州县。唐初一度恢复骠骑、车骑府旧称,旋改为折冲府,设折冲都尉与左右果毅都尉。贞观十年(636),有634府,分隶12卫和东宫六率。每府兵额800至1200人,编制单位有团、旅、队、火。凡被拣点充当府兵者,平日务农,农隙操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分番轮流宿卫京师,防守边境。后府兵往往因负担过重,常逃避兵役。玄宗开元(713—741)时,卫士改为招募,戍边之兵改用官健(资粮官给之职业兵)。至天宝年间(742—756),府兵制已名存实亡。

猜你喜欢

  • 郁即长官司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名。永乐四年(1406,一说元年)置。隶属叠溪千户所,设流官、吏目各1员。辖地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长官由当地望族郁氏出任。郁氏,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明廷,被命为长官司长官。

  • 嵬名仁忠

    ?—1148西夏崇宗、仁宗朝大臣。党项羌族。皇族。通蕃汉文字,有才思,甚清廉。历任秘书监、礼部郎中。元德二年(1120)封为濮王。上疏劾奏晋王察哥横征不法,广起宅第,为之罢役。大德元年(1135)由左

  • 铜禁

    金代有关铜的禁令。以战争频仍,财政紧张,铜钱短缺。铜是铸钱的原料,为确保铸钱用铜,制定许多铜禁。正隆二年(1157)冬十月,初禁铜越外界,悬罪赏格。大定八年(1168),重申禁止销钱作铜令。大定十一年

  • 却英多吉

    1604—1674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世活佛。又作噶玛巴·却英多吉。藏族。生于青海果洛堪希塘。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寺院学经。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在拉钦寺受戒,得阅甘珠

  • 石重贵

    914—964五代后晋皇帝。942—946年在位。一说其先本西域石国胡人,后从沙陀附唐,故亦称为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汉衰,关辅乱,子孙流散西裔,故也称出于西夷。后晋高祖※石敬瑭之

  • 阿坚

    ?—140东汉时乌桓首领。为乌桓大人。顺帝永和五年(140),结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等举兵反汉,破京兆虎牙营,杀上郡都尉及军司马,侵扰并、凉、幽、冀4州。冬,为汉使匈奴中郎将张耽所败,被杀,余众悉降。

  • 巴泰

    ?—1696清朝大臣。汉军镶蓝旗人。金氏。天聪五年(1631),任二等侍卫。从太宗征明,围大凌河城。六年,从征明大同。崇德元年(1636),随睿亲王多尔衮征明,至沙河。六年(1641),从郑亲王济尔哈

  • 荣庆

    1855—1912清代大臣、文士。蒙古正黄旗人。鄂卓尔氏。字华卿。光绪九年(1883),参加会试。十二年(1886)中进士,以编修充镶蓝旗管学官。后历任侍读学士、蒙古学士、鸿胪卿、通政副使。二十七年(

  • 凤翔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以宋秦凤路置,治凤翔(今属陕西省)。辖凤翔、平凉2府,泰州和陇州二防御州,德顺、镇戎二刺史州。全路有县33、城1、堡4、寨14、镇15。凤翔府屋县于贞祐四年(1216

  • 洪俊奇

    1244—1291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茶丘。洪福源次子。幼从军,以骁勇知名。世祖中统二年(1261),雪父冤,袭父职,为管领归附高丽军民总管。至元六年(1269),率军3千从国王头辇哥平高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