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博特沟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昭苏县城东32公里的恰博特沟山梁上。南距克达拉乡约2公里。海拔1566米。南北约1.5公里,东西1公里。墓葬约有90座。其中大型墓约10座,封堆高1.5—3米,直径15—30米,顶部大都下陷。多数为小型墓,封堆高50—100公分,直径5—20米,墓地北端有少量石堆墓,系用卵石堆成。在恰博特沟谷中,距乡政府约3公里处,有一尊石雕人像,面朝南,阴刻,仅有面形(已被移至县文管所收藏)。石雕像背后有一方形石圈,用卵石围成。从石人形像看,约属公元8世纪前后突厥人遗存。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昭苏县城东32公里的恰博特沟山梁上。南距克达拉乡约2公里。海拔1566米。南北约1.5公里,东西1公里。墓葬约有90座。其中大型墓约10座,封堆高1.5—3米,直径15—30米,顶部大都下陷。多数为小型墓,封堆高50—100公分,直径5—20米,墓地北端有少量石堆墓,系用卵石堆成。在恰博特沟谷中,距乡政府约3公里处,有一尊石雕人像,面朝南,阴刻,仅有面形(已被移至县文管所收藏)。石雕像背后有一方形石圈,用卵石围成。从石人形像看,约属公元8世纪前后突厥人遗存。
见“舍利”(1467页)。
?—约1766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一等台吉※喇布坦子。初以协理台吉从征准噶尔部达瓦齐及哈萨克,以功授一等台吉,赐孔雀翎。乾隆二十三年(1758),与
即“彭显宗”(2179页)。
明清时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洪武四年(1371)以元末明玉珍所置忠路宣抚司改置。治所位于今湖北利川市西南。二十三年(1390)因反明被裁革。永乐五年(1407)复置。以覃英为安抚使,赐印诰。宣德三年(14
渤海国宗王、大臣。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十五年),同崔宗佐、门孙宰等60人,奉大玄锡之命朝唐,贺唐平定庞勋之乱,海中遇大风,漂着日本萨摩国甑岛郡,日当局疑是新罗人伪称渤海人来窥边,
维吾尔族农具,似板锄。
?—1830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姓瓜尔佳氏。嘉庆五年(1800),由前锋补印务笔帖式。道光五年(1825),累官前锋参领。六年,随山东巡抚武隆阿赴福建,参与镇压彰化县民起事,继征讨新疆张格尔叛乱。
元朝掌管医药事务的官署。掌修治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治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正三品。至元七年(1270)始置提举2员。后定置司卿4员,少卿、司丞各2员,经历、知事、照磨各1员。至元二十九年(1292)
见“拓跋弘”(1356页)。
见“黑车子室韦”(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