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扁担舞

扁担舞

壮族民间传统舞蹈。亦称打木槽、打板凳,古称舂堂舞。壮语称打芦烈、谷脚。流行于广西、云南壮族地区。一般在春节、三月三歌节及农闲期间表演。参加者多为偶数,4~20人不等,围绕在一张板凳或一个木槽旁,各持一根扁担,有节奏地敲击凳子或木曹,使其发出明朗清脆的声音,边打边舞。主要表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动作,如犁田、耙田、拔秧、插秧、戽水、打谷、春米等,反映热爱劳动,渴望丰收的喜悦心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载:广南僚人(壮族先民)“敲磕槽弦,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之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

猜你喜欢

  • 印羌

    ※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湟地区(黄河、湟水、析支河交汇地区)。战国时,秦献公初立(前384),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甘肃渭源),诸羌畏秦之威,相率外迁,※无弋爰剑孙印率其种人离开湟水地区,出赐支河曲,

  • 騊骔

    匈奴名马。《山海经》称:“北海(指今贝加尔湖)有兽,其状如马,其名騊骔。”《史记》集解引徐广语:“似马而青”。

  • 南诏三十七蛮部

    唐宋时期对云南东部少数民族37个部落的统称。南诏、大理时均称此名。包括因远部(居元江)、休腊部(居河西)、嶍峨部(居嶍峨县)、屈中部(居阿迷州)、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为临安府两长官司)、铁容甸部(亏

  • 涂克冬

    氏族名。意为“在秃山底下住的人”。鄂温克三大哈拉(氏族)之一。详“杜拉尔”(961页)。

  • 江达

    地名。亦称甲达。原属工布,为工布区域之首邑,清代通称工布区域为江达或工布江达。其地北界嘉黎,南至雅鲁藏布江,西连仁敬里,东至林芝。凭山依谷,为守险要区。唐时为止贡巴族游牧地,元置甲达万户,其首领封为万

  • 波斯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波斯国疾陵城(今伊朗阿富汗交界处)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河套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陈履才著。乾隆七年(1742)著。手抄本2册。内分6卷:1卷河套建署沿革考;2卷河套建署郡县沿革考;3卷河套边城堡、城口关塞、山川;4卷古迹、物产、边防、边市盐法;5卷、6卷艺

  • 白马路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东北部。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其长官遣使入朝贡马,依例赐钞、币、袭衣等。宣德三年(1428)九月,故土司子霍则入朝贡马、

  • 宝历

    唐代渤海国文王大钦茂年号。774—?(止于何年,史失具体记载,已知用宝历记事至七年)。大钦茂即位本改元“大兴”,中间一度采用“宝历”,其后又复用“大兴”。

  • 景安

    ?—1832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姓钮祜禄氏。和珅族孙。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官学生考取内阁中书。历任按察使、布政使。五十六年(1791),调甘肃布政使,因廓尔喀侵后藏,奉命办理西宁至藏台站。